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直接抒情,一般是用在人物情感的高潮或者事件激动人心的时刻,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动人心魄.间接抒情,就是结合叙述、描写或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会抒情",下面就走进今天的聊天儿室,来了解一篇文章如何抒情.  相似文献   

2.
作文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成为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作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感悟,用文字的方式来叙写生活、抒发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作文这一工具,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与学生的心灵交互,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目的。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帮助他们具体明确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3.
散文贵在抒情,衡量一篇散文成功与否,情感抒发是重要的一条。一些同学喜欢写散文,却总也写不好,主要还是不知道怎样抒发情感。说到底,还是你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下面咱们就来谈一谈表达情感、抒发情感的技巧。 散文的写作抒情是关键,相对于记叙文、议论文而言,散文的抒情方式更为重要,方法也较多。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当今高等师范学院声乐教育中对学生只注重音量、音域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内心情感抒发的问题的探讨,提出情感抒发是歌曲的出发点、目的,在声乐教育中必须坚持以抒情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  相似文献   

5.
情感抒发既可以直接吐露,也可以借助于物,通过描绘事物抒发情感。这个"物"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情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借物抒情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生动。如何通过物抒发情感呢?一、选取的物要与抒发的情感有契合点所选择的物必须要与自己的情感抒发密切相连,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点,这也是借物抒情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似乎都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作文是什么?学生写作文为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作文是一种心理冲动,是一种情感宣泄。这种冲动和宣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累和对生活真谛的认识与感受,因此作文是一种精神产物。学生写作文,就是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行为。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以文字记事、抒情、说理.如果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或者没有什么想法要表达,没有什么情感要抒发,他们就不会认真地写作文.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并写出好的作文呢?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创造性劳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作文中情感教学的诠释,提倡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打开学生作文的情感之门。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标 1.了解抒情方式的种类并明确它们在适用范围、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2.熟练掌握记叙文中的抒情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知识储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记叙过程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所写的人、事、物、景等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使形象更加突出,以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直接抒情,就是直截了当地抒发内心的感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把感情融合在人、事、景、物之中,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0.
学会抒情     
王淦生 《同学少年》2013,(10):12-13
抒情是作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综观同学们的作文,有的游离于主题之外,有的脱离了内容本身,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无感而发……这样的抒情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指以形象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  相似文献   

11.
于细微处见真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中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又是新课改中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尤其是高考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做到文必有情,抒真情,发实感。要指导学生掌握高考记叙文抒情的基本技法。除了直接抒情之外,更要掌握高考记叙文间接抒情的常用技法。  相似文献   

12.
学会抒情     
抒情是作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综观同学们的作文,有的游离于主题之外,有的脱离了内容本身,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无感而发……这样的抒情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指以形象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说明、描写和议论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可分为: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状物寓情、咏物言志等.在抒情类作品中,抒情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作品打动和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在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结合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乃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作文,应该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我手写我心.可是现在学生对作文往往是又怕又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为情而作,情动而后才能辞发,所以作文教学就必须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快乐作文. 一、设计情感导语,诱发情趣 情动而辞发.好多学生面对作文题,抓耳挠腮,迟迟不能下笔,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事物没有情感,没有感情冲动,自然难以下笔;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前,应该精心设计可行性的情感导语,利用情感因素拉拢学生,消除对事物的反感,使其对观察对象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古人云“言为心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好的文章往往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习作,也应撇开为考试、为作文而作文的功利思想,唤醒学生的心灵,倾情抒写,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我的烦恼     
<正>原题呈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思路点拨生活中,常有动情之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便是抒情。同学们一定有过升学、与老朋友分别、认识新同学等经历,在这些过程中,个人的心智、情感等或许会发生变化或实现跨越。因此,作为老师,可以多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抒发最真实的情感。怎样在写作中抒好情呢?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说,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领先的。作文中,如何让学生将爱意表白,让情感涌动于笔端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抒情表意的方法:一、千呼万唤"使"出来——情感的直接表达直抒胸臆是写作中抒发情感最常见的方式,它往往运用呼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抒发情感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写景与抒情以种种辩证关系显现出作品的生命活力,彰显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写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和现象,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初步  相似文献   

19.
陈妤颖 《学子》2014,(10):57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对学生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抒写中体验作文的快乐,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