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高效低损联合收获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4个油菜品种(中双11、沪油17、秦优10号、皖油29)不同成熟度、不同种植密度机械化收获损失质量及损失率差异.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中双11机械化收获损失质量及损失率最低;成熟度在95%左右机械化收获损失质量及损失率最低;种植密度在45万株/hm2左右机械化收获损失质量及损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稀植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角果数在稀植栽培中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产量各构成因素分析,油研七号稀植效应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稀植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角果数在稀植栽培中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产量各构成因素分析,油研七号稀植效应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沿淮地区栽培的优质秋葵品种,为秋葵推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五个不同品种(黄秋葵、红秋葵、白秋葵、绿秋葵、花用秋葵)生长及鲜果产量。结果:不同秋葵品种的株高、根颈粗、单株总叶数、单果数、鲜果产量差异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白秋葵因单果数较多,生育期较长,产量最高,比对照组增产38.58%,适宜沿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对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27万株/hm2、36万株/hm2、45万株/hm2、54万株/hm2、63万株/hm2)对直播油菜秦优七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间株高、有效分枝起点等性状差异不显著,在密度为3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952.17 kg/h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6.
以8个杂交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部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干旱胁迫使水稻株高、穗长、一次分枝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下降,生育期延长;其中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经济产量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四位,产量分别为83.11、82.88、79.08、78.02g/盆,且较正常水分灌溉减产幅度仅为4.3%、5.0%、5.2%、10.3%。因此,新两优6号、新两优香4号、新两优6380、两优0293四个品种适宜在沿淮缺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沪旱15的单产最高,中旱221、赣农旱稻1号、绿旱1号产量分别位于第二~第四位,且与沪旱15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焦旱1号、津原85、旱糯2号的产量分别位于倒数第三~倒数第一位。其中,赣农旱稻1号和绿旱1号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适宜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沪旱15的单产最高,中旱221、赣农旱稻1号、绿旱1号产量分别位于第二~第四位,且与沪旱15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焦旱1号、津原85、旱糯2号的产量分别位于倒数第三一倒数第一位。其中,赣农旱稻1号和绿旱1号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适宜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油菜不同品种相同部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每角粒数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每角粒数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每角粒数存在显著差异,并将其划分为多粒区、中粒区和少粒区.为品种间性状比较以及进行定位选种、留种和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合理的体系对参试甜玉米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3个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甜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0.07%~83.09%,其中秃尖花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籽粒重和穗轴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68%,可代表11个性状所反映的遗传信息,且综合得分表明,仅维甜1号低于粤甜16(CK);聚类分析发现,13个甜玉米可聚类为两大类群,第I类群又可分为2个亚类群,第Ⅱ类群和第I-2类群明显优于第I-1类群。结论:基于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创甜20号、浙甜19、新美甜814、清泰甜6号、凤甜188、凤甜8号、沪甜21、桂甜612、仲甜10号、沪甜12以及浙泰甜921等11个甜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