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科学》2018,(2):60-66
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物流进行系统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江苏农村为例进行仿真,从传统政策和碳税政策两个方向进行政策模拟。结果表明,综合传统政策能够促进农村物流向低碳经济转型,而碳税政策则有更高的灵敏度。现有的治理效率不足以支撑碳税政策的实施,需要通过低碳补贴等政府调控才能实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在能源消费中居于主要地位,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制度理论、转型情景设计以及驱动路径、转型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发展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京安  韩立  高翀  徐昕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234-238
低碳经济的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考虑政府和企业间目标差异的情况下,运用静态博弈和演化博弈,考察了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静态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碳税、低碳补贴、非低碳生产罚款等一系列政策的改变,或者企业自身内部技术条件和外部支持条件的改变,都可有效促使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制度系统下,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企业将逐步趋向于低碳生产,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转变。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低碳理念和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发达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包括5个方面:政府规划,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推进;加强立法保障;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公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模式;注重低碳与环保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其收益大于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本文在传统的A-J模型框架内,引入低碳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系统分析了碳排放税、碳排放标准、减排补贴和碳排放许可四种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每一种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一个最优水平,但其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和经济效益有所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完善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而鼓励导向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工具组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低碳能源技术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高碳能源与低碳能源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低碳能源技术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和转型的基础;通过分析低碳能源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大低碳能源研发的投入,加快推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力度,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是促进低碳能源技术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夏西强 《软科学》2017,(4):139-145
基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建立了低碳产品制造商与普通产品制造商的博弈模型.基于此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和政府宣传对低碳产品、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销售利润及环境影响.研究表明: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普通产品的零售价格及需求量与政府补贴负相关,低碳产品的需求量与政府补贴正相关;低碳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努力程度正相关,在政府宣传努力程度大于某一定值时,普通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与政府宣传努力程度负相关;政府采取宣传政策时,低碳产品的销售量还与生产单位低碳产品所增加的费用有关;政府采取不同策略时,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与政府补贴、政府宣传努力程度及生产单位低碳产品所增加费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手段。低碳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包含了渐进性创新的突破性创新。政府政策在发达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我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9.
低碳技术知识的流动与循环是“双碳”目标下构建“双循环”开放新格局、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但国内驱动政策研究缺乏。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1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专利信息反映低碳技术知识流动,采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内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总体上有效促进低碳技术知识流动,但主要表现为加快低碳技术知识流入,而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没有显现,表明试点的示范效应不足。(2)试点政策能够促进灰色与清洁两类技术的知识流动,但对更具渐进增量特点的灰色技术作用更加显著,这与清洁技术知识流动速度极快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3)试点城市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层次有助于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促进作用,且东中部地区、一、二线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积极推动低碳城市试点的示范推广与扩区工作,激活清洁技术活动,并尝试采用差异化的试点政策;东中部地区与大城市应利用人才与产业等优势扶持清洁技术,引领深度低碳转型;西部地区、中小规模、资源型城市更应注重试点与其他政策的协同,以形成促进知识...  相似文献   

10.
低碳技术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主要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我国发展低碳技术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的高碳技术支撑系统制约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一些企业对开发低碳技术认识不足,有关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不够,低碳技术的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我国政府在促进低碳技术发展中要大力开展低碳教育,加大低碳技术创新力度,建立完善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法律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自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被首次提出以来得到了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势所趋。应通过构建国家战略框架、完善法律体系、落实相应政策、加强宏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相应服务平台和维持良好舆论氛围等方式确保低碳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从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低碳财税政策、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方面入手,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虑低碳的冷链物流车辆配送路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冷链物流车辆配送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在考虑车速、距离、载重量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以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运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并与总路程数最短为目标的模型进行比较。从而对政府和冷链物流企业提出建议,激励企业选择低碳化的配送路径,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碳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又是研发低碳技术的有效模式。所以本文在有限理性基础上,通过构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6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然后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产学研达成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违约金、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量差值以及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协同创新有反向抑制作用,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是非单向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产学研低碳技术创新提出相应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工业企业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对山西省工业企业整体供应链绩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工业企业整体供应链逐步向低碳供应链转变,并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省域建筑业低碳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建筑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省域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从省域建筑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低碳发展水平视角,将全国建筑业分为标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及按兵不动修炼内功四类省份,并提出其低碳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已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分析了向低碳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转型途径,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考虑发达国家拟开征碳关税,将形成新的贸易壁垒,研究低碳经济发展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融合推进,促进外贸发展低碳化很有必要.在分析江西外贸发展中的高碳化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融合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  张卫峰 《资源科学》2016,38(7):1395-1405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2、CH4、N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3和NO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低碳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抢先推广,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控制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已经建立,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性行业向低碳方式转变、调结构已成趋势.低碳产品发展最终结果导致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