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一轮校园足球(为区别过去5年的校园足球工作,简称"新校园足球")的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即将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新校园足球必将与至今已开展5年的校园足球在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思路。这些新的思路不应该是一些具体方法的转变,而应该是使校园足球得以健康有成效开展的新的顶层设计。研究认为:新校园足球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重构,而顶层设计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两长",即校长和家长的积极性。为此,新校园足球应该在诸多方面做出创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校园足球启动已近3年,各省市地方学校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及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校园足球却遇到一些诸如运动员出路狭窄、教师教练缺乏、校园场地不足等新的困境。这些困境从"学""教""用"3个方面制约了新校园足球进一步延伸发展。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非常成功,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样板,通过分析其成功的因素来解决我国新校园足球发展所遇到的新困境,结合我国新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思路,进而促进新校园足球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位于英国乡村地区中部的里尔歇尔康乐中心集中了英国15岁以下的足球运动员的精华。他们共24人,虽然脸上都还带着孩子气,但每天要认真训练一个半小时,练习带球、传接球、头顶球和射门等技术。这是英国足球协会首次建立的全国性的足球学校,学制为两年,学生全部住宿。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社会办学”式的足球学校是足球职业化改革进入深层的必然产物。但作为新生事物,其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诚如王俊平同志在今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所说“足校缺乏规范件管理,审批程序还有待健全,在教学、教训、管理及收费等方面部存在程度不等的问题”。显然,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直接威胁足球后备人才市场。资金的有限性和足校发展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经费短缺一直成为制约足校发展的瓶颈、今后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积极拓宽外部资金渠道的同时苦练“内功”将投资机制和补偿机制很好的结合起来:足校的收费一直比较混…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过去5年的校园足球工作”的讨论,丰富校园足球的学术研究;弄清影响校园足球未来发展走向的顶层设计核心内容和最主要任务等问题,以期为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与《论“新校园足球”的项层设计》和《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一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的作者讨论、商榷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新校园足球”提法的合理性问题;牵头单位调整前、后的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及其核心内容和最主要任务问题;校园足球过去5年发展历程的评判问题;“举国体制”在校园足球发展历史中的作用问题;校园足球曾经的资金投入方式等问题.研究认为:“新校园足球”的提法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作者提出的校园足球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出现了偏差;存在对“举国体制”的片面认识与非制度性思考;对校园足球资金投入方式理解的角度单一.  相似文献   

6.
足校学校是我国足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补充,但缺乏管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收费高、出路不畅,加上足球大环境的恶化,使足校数量锐减、发展陷入低谷,目前看足校不会消亡,但走“体教结合”之路才能重获发展,建议:足协对足校实施规范统一管理,提高软、硬件水平,降低收费,开拓多种就业方向和渠道,改善足球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杨一民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85-86,88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市场化下青少年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机制下的足球学校青少年后备人才——足球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而理想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让足球回归学校”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大连市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新校园足球的理念和效能作用,提出大连市新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构想和创新模式,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以期促进校园足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国内足球甲级联赛如火如茶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少儿足球学校便应运而生,或许这是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或许这也是中国足球连亚洲都冲不出去的隐患。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哈佛之所以叫哈佛,剑桥之所以叫剑桥,清华之所以叫清华,绝对不是自己吹出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何学校都是以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为最高追求的,一哄而起的各种少儿足球学校能否胜任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重任,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带着疑问和忧虑我们走访和考察了许多足球学校,令人欣慰的是还真有一些像样子的学校,而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便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之一。 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足球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大连市体训班。当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各种足球学校刚刚挂  相似文献   

10.
王钊  杨浪 《体育师友》2016,(4):77-7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恒大足球学校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恒大足球学校的培养目标理念、目标、选材、训练实施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对未来校园足球成功的"十个一"内容、关系和表征进行了思考:(1)有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2)分层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3)学科融合的足球校园文化;(4)有足球特色的体育大课间;(5)全员参加的联赛与运动会;(6)校、家、社结合的共建网;(7)较高水平的代表队与成绩;(8)专业敬业的足球教师队伍;(9)满足教学训练的场地器材;(10)学生体质健康进步的答卷。提出了实现这"十个一"的施策方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讨论职业足球、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关系。认为:校园足球不仅可以为职业足球培养后备人才,还能丰富社会足球的人员组成结构;职业足球可以为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提供相应的指导;社会足球可以营造"足球热"气氛,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扩大足球人口;促进足球产业发展,繁荣足球市场,为职业足球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扩展校园足球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校园足球文化,形成和谐、快乐、自由、充满正能量的校园足球氛围,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发展的新途径,并且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科学研究等方式为方案的形成提供了可行性,完善目前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不足,使校园足球文化更为人文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兰州市8所校园足球布点高中为调查对象,从管理情况、场地设施、资金、足球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参与现状以及学生家长是否支持、训练竞赛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部分对策及建议,能够完善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与竞赛体系,旨在提高兰州市高中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为兰州市乃至甘肃省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座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职业足球反赌扫黑、相关暴力事件等现象为研究背景。构建校园足球文化内容体系,以期更好的规范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结论:物质文化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制度文化建设是规范;精神文化建设是"灵魂"与生命源泉;文化课学习和道德建设是发展的支柱等。对策:充分发挥各区域领导支持力度,完善校园足球各项制度建设,完善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规范校园足球教练员和指导员的培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改革的背景下,校园足球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同时,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也成为社会的焦点,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校园足球活动文化;政策制定与设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探求校园足球发展有效路径;认为校园足球课程建设是校园足球发展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概念进行阐述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学校各级地方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奖杯和名次导致校园足球“荣誉化”;体教分离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妨碍了校园足球发展的稳定;学校对校园足球存在认知和定位上的误区。建议: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构建交流平台,培养合作精神;加强思想建设,学会宽容理解;打破传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深圳实验学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研究发现: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一体化管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模式使校园足球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体教结合让校园足球文化充满活力;足球教练员团队建设的不断强化、自编足球教材的统一使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教育元素的渗透,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校园足球联赛品牌形象的打造上始终难有起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校园足球联赛品牌的构建进行理论研究,为校园足球联赛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模型,最终得出结论:校园足球联赛品牌构建的核心是联赛品牌文化、联赛品牌标识和优质联赛产品。校园足球联赛品牌构建离不开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数字媒体、明星营销等媒体的公关与宣传以及对校园足球联赛品牌的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普及校园足球,解决家长和校长动力机制,改善足球教学训练环境,让更多的学校参与校园足球联赛是打造校园足球联赛组织者的当务之急;打造有效的联赛组织体系对联赛品牌进行运作和管理,形成系统的长期性的联赛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