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所谓词类活用,一般是指古汉语中的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基本的语法功能,如名词用如动词、副词,使动、意动用法等。这种现象,人们历来认为它带有明显的修辞效果与特点。对此,我们提出不尽相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词类活用导源于修辞。即由于修辞而导致所谓词类活用这种语法现象。修辞是产生词类活用现象的直接原因,而词类活用是修辞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副词+名词”的排列现象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这种排列中所谓的“副词”其实是动词或形容词;所谓的“名词”也并非名词,而是形容词、短语或隐含着的动词。  相似文献   

3.
"Kind of'"在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除了表达种类,人们还用这一短语来表示程度的轻微、引起新的话题等。Kind of后可以添加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多种词类的词。本文将从语料库角度出发,分析kind of后副词的分类及用法。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范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式词是只能作状语修饰一部分动词的词.方式词的范围一直有分歧,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基本廓清了方式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等词类的关系;另外,也对具有文言色彩,出现条件多有限制的词、对三音节"形名"组合的合成词、对同一个词兼跨几类词的现象的词进行了区分和辨别,最后得到一个方式词词表.  相似文献   

5.
从四方面探讨关于词类的划分这一汉语语法焦点问题:受西方语法理论和体系影响建立的汉语语法体系;西方语法体系词类划分的情况及对汉语语法体系词类划分的影响 ;汉语词类划分讨论的几个阶段及讨论成就;现代汉语教学语法词类划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名词动用现象是词类转化中最活跃的现象之一,而自然现象名词的名动化却很少被关注。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转喻理论来分析自然现象名词转用动词的动因,其表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同时也为此类词汇的习得和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真心”从名词演变为形容词,再从形容词演变为副词,经历了一个由实而虚的语法化历程,其演化路径符合汉语词类系统的降类特征。“真心”虚化为副词的动因有两点:一是形容词义和副词义在语义上的关联性;二是形容词和副词作状语这一句法功能上的一致性。“真心”一词在句法和语义上与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实、实在”具有高度相似性,因而将其归入语气副词这个词类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语气副词,“真心”有其特殊的语用价值,即主观评价功能和强烈的情感凸显功能。  相似文献   

8.
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李文革英语和汉语的否定表达法都是很丰富的,但英语在表达否定概念上,从词汇到表达方式都和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外。就词汇说,英语中表示否定的词比汉语多;按词类分,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按意义分,有全部否定、...  相似文献   

9.
遵义方言儿化现象相当普遍。从儿化在词类系统中的分布看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可以儿化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不能儿化。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一、成词 ,二、变化词义 ,三、改变词性 ,四、增添附加意义 ,五、表示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10.
上古汉语词头"有"可出现在名词性、形容词性、动词性三种词素之前,这些词素前的"有"具有同一性,从中抽象概括出其语法作用,这种"有"应是汉语历史中较早一个表示"存在"意义的语法标记.这个标记的历时形成是表示拥有、存在两种基本实义的动词"有"语法化及"有+S"这种句法结构词法化的结果.上古汉语"有-S"这种表示存在意义的语法形态具有跨语言的比较价值,而存在标记"有"发展到现代某些汉语方言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英语中,为了用比较简单的结构最大限度地表达思想,出现了名词(或名词词组),不经任何语法变化直接修饰另一名词的结构,这就是名词定语结构.一、名词定语结构的语法作用1、名词定语结构代替形容词(短语)或分词(短语)定语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不是”说     
一 关于汉语的“不”和“是”,中外学者已作过很多研究。现在,在现代汉语的教科书里和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论著里,一般是把“不”定为(否定)副词,把“是”定为(判断)动词的。按照给“不”、“是”划定的这样的词性,“不”、“是”合用即为副词和动动词的结合。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不[副]词,‘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本属于由动词表达的动作等概念常常会用名词、介词与名词构成的短语、弱式动词和虚化动词、形容词、副词来表达,从而使英语呈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与英语相比,汉语在叙述中多用动词。由于在汉语中,动词或动词词组可以担当各种成分,动词的灵活应用可以使汉语的动态性跃然纸上。既然汉语的叙述倾向于多用动词,那么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遇到原本应该由英语动词表达的动作等概念时,汉语将如何转换。文章将通过对Anthony Hope所著的《曾达的囚徒》英译汉版本的分析探讨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的动静转换。  相似文献   

14.
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次类。扬州话时间副词在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扬州方言中典型的时间副词有:原将、可曾、老、忙、不时等等。扬州话时间系统中时制一般由时间名词或短语,即词汇成分来表现;其次,扬州话还通过语法成分来表现时制和时态,提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件所处的变化阶段,这经常通过在谓语动词的前后附加成分来表达。根据张宜生对时间副词所作的层级分类,扬州话时间副词中表现副词最多,表频副词次之,表序副词最少。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定义至今各家观点仍不一致,教师教学时在观点的选择上往往存在分歧,学生学习起来也容易造成困惑。在不能确定一个确切的理论为各方家所认可的情况下,减少一些外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至少可以廓清哪些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把这类语法现象的外延确定一些,将会有利于词类活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穷尽调查<诗经·国风>中共23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 的用法."其"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在句首可用作定语和主语,在句中可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也可作兼语;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其"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助词和语气词:作助词时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作语气词只两例,并且是同一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句法分布和语义两个方面解释汉语中双音节名词、形容词加后缀“化”构成动词这种语法现象。第一,对“N/A 化”进行句法分析,指出“N/A 化”具有动词的句法特征,同时又体现了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第二,对“N/A 化”作进一步的语义解释,并指出后缀“化”可以激活“N/A”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最后简单总结“N/A 化”动词数量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伦道夫·夸克等语法家把 Very.much,so和too这类副词称为“强化语”.虽然它们在句中都起加强语气,增强语义的作用,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都各有其特点.本文拟就它们各自的特点,分为“Very与Much”,“Very与Too”和“Very与So”三个部分,分别加以论述.一、Very与 Much1.Very用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不能修饰动词.修饰动词要用 much或 very much,如:The dentist is very busy at the moment.现在牙医很忙.(very修饰形容词)You’ve been very nice to me all along·Mr.Cowperwood,and I appreciate it.你们一贯待我很好,柯柏乌先生,我心中感激.(very修饰形容词)And between you and me and the post,sir,itwill be a very nice portrait,too.这是咱们私下里说的话,先生,那会是一张非常漂亮的肖像.(very修饰形容词)Because of the warm and sunny weather.or-anges grow very well here.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桔子长得很好.(very修饰副词)  相似文献   

19.
《战国策》是上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书中出现的限定范围副词有"独""唯"等。从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详细的描述,希冀对了解上古汉语范围副词系统,特别是限定范围副词有所补益。《战国策》限定范围副词属于上古时期的限定范围副词系统,常位于谓语前,少数也可以位于名词前;其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范围副词语义还可以前指。  相似文献   

20.
旅游广告语用词的模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框架,随机选取了一些著名旅游城市或国家的汉语旅游广告语,对其模糊词语的使用进行统计学和语用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类广告语中模糊形容词的使用是最多的.模糊名词和动词也被大量使用.副词、模糊限制语、数词、量词和代词也出现在广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