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稀土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RE(sal)2hq(RE=Pr、Gd)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实验采用杯碟法和二倍稀释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探讨了两种配合物及其配体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配体8-羟基喹啉、配合物RE(sal)2hq(RE=Pr、Gd)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而配体水杨酸及稀土(RE=Pr、Gd)离子抑菌效果都不明显.配合物Pr(sal)2hq、Gd(sal)2hq和配体8-羟基喹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 mmo/lL、1 mmo/lL和1 mmo/lL.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4mmo/lL、5mmo/lL和14mmo/lL.初步推测稀土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可以作为药物运用于有害大肠杆菌的防治中.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2,3-二氯异丁酸根和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稀土三元配合物(RE=La、Ce、Pr、Nd、Sm、E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顺摩尔电导等分析手段、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4-picNO)H2O](L=CH3C2H2CI2COO-).  相似文献   

4.
以4-正戊基苯甲酸(PB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铕、铽的三元配合物,Eux Tb(1-x)(PBA)3bipy(x=1.0,0.7,0.5,0.3,0.0).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以及Eu3+、Tb3+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无水乙醇为介质在空气中合成了水合稀土高氯酸盐和配体 Et2 Dtc· H2 NEt2及 DATPM的三元固体配合物 ,其组成为 [RE( Et2 Dtc) 3 ( DATPM) ]( RE=La,Nd)。通过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的研究 ,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结果表明 ,该类三元配合物比相应的二元配合物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吸光光谱和发光光谱法研究了RE(NO3)3.nH2O(RE=La,Sm,Gd,Tb,Er)同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简称H3L)和异烟酸(Hiso)形成的混配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RE2(HL)(L)(iso).4H2O(RE=La,Sm,Gd)与DNA的作用方式是包括静电结合的部分插入,后两种配合物则是主要以插入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4种新的固态稀上元素配合物(除C_e,P_m,L_u外),它们是用稀土的硝酸盐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4苯二酮(简写为H_2L)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8~6.0条件下反应而制得的.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E_2L_3·nH_2O(RE=La,Nd,n=8,RE=Pr,Sm,n=6.RE=Eu,Gd,Tb,Dy,Ho,Er,Tm,Yb,Sc,Y,n=5).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热分析和荧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根据以上研究,认为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四种稀土硫代脯氨酸(tcH)邻菲啰啉(phen)三元固体配合物,并时其用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成键特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tcH)3phenCl3·3H2O(RE=La,Ce,Nd,Sm).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稀土铕、钐(Eu、Sm)氯化物、呋喃甲酸(L)和1,10-邻菲啰琳(phen)为原料,95%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L)_3phen]_2·4H_2O和[Sm(L)_3 phen]_2·5H_2O).通过元素分析仪和热分析仪的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Eu(3+)和Sm(3+)和Sm(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与呋喃甲酸(L)中的O原子进行了配位,同时,1,10-邻菲啰啉(phen)中N原子与Eu(3+)和Sm(3+)和Sm(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配位成功.常温下,荧光光谱仪测出两种配合物中的Eu(3+)和Sm(3+)和Sm(3+)均发射出本身的特征荧光这说明呋喃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两种配体的能量可以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增强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  相似文献   

10.
稀土多元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和表征了稀土甘氨酸丙氨酸配合物和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并将两类配合物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利用平板滤纸条法测定其抑菌作用,并与稀土离子和配体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稀土多元配合物的抑菌作用优于单独的稀土盐和配体,抑菌活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热稳定性好,抑菌效果持久,其中稀土三氯醋酸镧盐和铈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在温度为37℃,pH值为中性,浓度为0.002mol.L-1条件下,对紫色红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mm和28.7mm,大于20.0mm,抑菌性能明显强于稀土甘氨酸丙氨酸配合物,有较理想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TAMair微量热仪测定间硝基苯甲酸钐与邻菲罗啉配合物[Sm(m-NBA)3phen]2·2H2O在37.00℃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进而算出在各种浓度配合物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最大发热功率Pmax、速率常数κ、传代时间tG、抑制率I和半抑制浓度cI,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Sm(m-NBA)3phen]2·2H2O对大肠杆菌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为抑制作用,即稀土配合物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双向生物效应,也称为Hormesis效应.  相似文献   

12.
模拟生理条件研究了稀土离子 (III)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的结合性质 .荧光光谱表明 :Sm与BSA形成 2 .5 :1的配合物 ,条件常数 1gk =11.0 0 .Eu与BSA形成 2 .75 :1的配合物 ,条件常数为 1gk =12 .2 6 .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香草醛缩色氨酸席夫碱(简写为L)及其稀土La(III)、Nd(III)、Sm(III)、Ce(I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确定配合物为KRe(H2O)(NO3)·2H2O(Re=La,Nd,Sm,Ce).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AA)-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丙烯酸、1,10-邻菲咯啉的引入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活性配体丙烯酸的引入为合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2-羟基-5-甲基间苯二甲醇出发,经多步有机反应合成制备了新型三齿配体L(L=2-羟基-N1,N2,5-三甲基间苯二甲酰胺),并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L3(Ln=Sm,Eu,Tb,Dy).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紫外和荧光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体L为能量吸收体,并有效传递给稀土离子.荧光研究表明,配体L可以非常好的敏化稀土离子的发光.  相似文献   

16.
水热合成了配合物[Cd2(bipy)4(NO3)3(H2O)]NO3(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4361(3)nm,b=1.7215(2)nm,c=3.5099(5)nm,Z=8,Dc=1.708g/cm3,R1=0.0352,ωR2=0.0504.配合物中每一个镉离子均由两个2,2’-联吡啶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构成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稀土离子与配体结合后,可以很大程度地修饰、增强稀土离子和配体原有的特性。针对酰腙配体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工艺还不够成熟这一问题,开展水热法合成稀土配合物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工作。介绍了通过水热合成法,设计合成对甲氧基苯基乙酮4-氯苯甲酰腙与五种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结果表明,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的物化分析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C16H15N2O2Cl)2]·2H2O(Re=La、Ce、Sm、Nd、Eu),同时根据每种稀土离子都有相似的原子轨道和配位环境,结合以上的结构表征,推测出配合物可能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稀土铕(Eu)-丙烯酸(从)-1,10-邻菲略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且不同合成方法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稀土磺酰化甘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一系列稀土与N-苯磺酰化甘氨酸配合物Ln(BsglyH)3·2H2O(Ln=La、Nd、Sm、Gd、Dy、Er)固体配合物,并通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圆滤纸片法试验表明配合物有一定抑菌功效.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