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文化正多方面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空前活跃,翻译功能不断扩大。牌示解说翻译在展示宣传城市面貌和本土文化,方便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显得愈发重要。在牌示解说的语言功能和文本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交际翻译理论探讨牌示解说英译策略,以实现牌示解说的汉英源域映射对等,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其翻译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牌示解说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
牌示解说英译在涉外旅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现状却不容乐观。牌示解说英译随意性现象相当普遍,从而影响涉外旅游软环境。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运用于牌示解说英译,可以指导牌示解说英译,有利于提高其英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解说牌示的价值、规划方法与技术认识不深的现实,结合大连冰峪沟国家地质公园内部解说牌示的现实情况,指出冰峪沟国家地质公园内部解说牌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解说牌示系统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了景点牌示解说的定义及功能,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讨论景点牌示的文本特点和翻译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中英文牌示解说的文本功能特点与差异,进而提出中文景点牌示的英译应以传达信息内容为主,并顾及国外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和认知欣赏习惯,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牌示解说的翻译是各类旅游翻译中的一种。本文以功能派"目的论"提出的翻译准则作为参照,以福建省鸳鸯溪国家级旅游景区为例,研究旅游景区牌示解说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媒介,因而其翻译至关重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会话,也有特定的会话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遵守的原则,对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西湖景区景点牌示解说中英译文,加以分析,借以发掘合作原则对景区景点简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规范的旅游解说牌示翻译对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这些旅游景点的英译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译文冗长复杂、缺乏逻辑衔接、缺乏文化因素、译语用词不当等,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的参观体验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本文尝试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根据旅游解说牌示以快速及时地向游客传递信息,从而激发游客参观景点为目的,对福州三坊七巷中的翻译问题进行归类和改进,并期待为其它旅游景点的英文文本翻译提供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旅游牌示解说词读者(即游客)和牌示文本的期待视“及空白之间的双向要求,以及译者不得不关照的游客求异目的及其牌示阅读时间限制,共同决定了旅游牌示解说词译文中既存在数量可观的原语语言文化文学异质成分,更有大量的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有机混杂,表现出杂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旅游牌示解说词读者(即游客)和牌示文本的期待视野及空白之间的双向要求,以及译者不得不关照的游客求异目的及其牌示阅读时间限制,共同决定了旅游牌示解说词译文中既存在数量可观的原语语言文化文学异质成分,更有大量的译入语语言文化文学成分,两者有机混杂,表现出杂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周蔚洁 《海外英语》2013,(7X):16-19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趋势不可抵挡的今天,翻译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活动。通过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译文使用者等各方面的关系,翻译活动透射出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因此,翻译是一项伦理活动。该篇文章以切斯特曼的五大伦理模式为基础,着力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对博物馆中英文解说牌示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和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普者黑景区为例,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设置现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通过提高解说人员素质、对景区内的解说牌示进行完善、开发类型多样的印刷品、完善游客中心的功能等途径,使普者黑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的关注和青睐。辽宁省凭借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了加大红色旅游文化的外宣力度,提升景区的格局内涵和服务质量,各大景区的牌示解说都是中英双版。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分析辽宁红色旅游景区牌示解说的英译现状并提出其相关翻译策略,旨在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的外宣力度,促进辽宁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呼和浩特旅游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呼和浩特旅游解说牌翻译变得愈发重要。该文对呼和浩特市旅游解说牌翻译质量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出存在的几大问题,如译文语种单一、解说牌英译缺失等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小丹 《海外英语》2020,(6):50-51,60
该研究在对洪洞大槐树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原则分析景点牌示上的14个剧情简介的翻译,以使译文尽可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从而改善译文,更好地展现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景区牌示英译的质量直观地反映了一个景区的文明程度、文化底蕴以及国际化水平。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牌示英译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景观一名多译、书写语法欠缺规范性、牌示英译贴切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三维”转换视角来研究东湖景区牌示英译,以期优化东湖景区外宣语言环境,提升其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旅游翻译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本文对国内旅游翻译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进行了阐释,最后对旅游翻译的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郝亚伦 《考试周刊》2011,(36):24-25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旅游景点牌示的具体译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以“三维”原则为指导,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省主要旅游景点解说翻译为例,从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调查分析海南旅游资料创作和翻译存在的问题,继而从政府和译者两方面就海南省旅游翻译规范化管理提出建议,以促进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亚欧博览会"的成功召开给新疆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旅游翻译人才培养制约了新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针对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改变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发展困境、优化传播效果、改善新疆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0.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对被动语态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是众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探讨了被动语态汉译中的语念转换问题,即被动语态转换到主动语态。并结合一些例句对相应的翻译技巧做了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