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叶圣陶先生的两本论文集:《叶圣陶论创作》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看到叶先生精辟的修辞观和多彩的修辞法,令人大开眼界。由此,也便想到近年来修辞学界出现的“喻之二柄”的说法。 “喻之二柄”,是钱钟书先生的创造。他在《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中说:“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修词之学,亟宜拈示。斯多噶派哲人尝曰:‘万物各有二柄’,合采慎到、韩非‘二柄’之称,聊明吾旨,命之‘比喻之两柄’可也。”所谓“柄”,是“权柄”的“柄”。韩非子“二柄”的原义是:“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戳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二柄》)。慎到的二柄为“威”与“德”。钱钟书先生根据比喻的异闭,以“二柄”喻之,颇为贴切,无可厚非,而且确实是‘对比喻研究的一个深化。” 但是,对叶圣陶先生的多彩的比喻,我们用“喻之二柄”来权衡,便发现有不协之处。叶先生两本论文集中共用比喻270多个,其中用同一喻体来比不同本体的,即钱先生所说的“喻之多边”现象委实不少。就“藤蔓一样爬开去”这一喻体,用来比喻五种不同的本体。现举三个如下: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一册《批评和自我批评》一课“思考和练习”二是这样的:“本文用了哪些比喻、格言和成语?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笔者以为这一提法使成语、格言、比喻相互对立起来,彼此毫无关联,有必要对三者关系作一辨析。先谈成语和格言的关系。查<辞海》,成语的定义是:“熟语的一种。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等。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格言的定义是:“可为法式的言语,常指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如‘满招损,谦受益’。  相似文献   

3.
沈泾渭 《中学理科》2008,(10):49-51
三、本体自喻。 在比喻的修辞格中,“本体”与“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更不能是同一事物。所以,如果句子中的“本体”与“如”字成语中的“喻体”是同一事物。就不能再使用这一“如”字成语,否则,就犯了本体自喻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4.
张宏宽 《辅导员》2010,(13):28-28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不信你看。 一、比喻 如"日月如梭""胆小如鼠""门庭若市",这些成语中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是典型的明喻。再如“枪林弹雨”,意为“一支支枪像树林,子弹像下雨,炮火异常密集”,成语中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云赋》“思考和练习”第二题有一处小疏忽,应更正过来,不然很令人费解。兹抄录于后,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 “本篇运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比喻。有的地方一种事物以许多种事物做此喻;有的地方用‘如’‘象’一类的字眼,有的地方却用‘是’,有的地方两者都应用,直接写出喻体。从课文中找出这几种写法,体会各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体词性词语在充当喻体时凸显本体的性质状态、行为动作的能力上存在着强弱之分,并形成一个连续统,构成一个等级序列,这就是体词性喻体的“比喻性”。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学任教时,有位学生拿着“有眼不识泰山”、“气涌如山”、“恩重如山”、“稳于泰山”、“铁证如山”、“寿比南山”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七个带“山”字的成语问我:“老师,你在讲比喻修辞格时,反复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的地方,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否则就不贴切。而这七个成语中,都用“山”做喻体,这个喻体和七个本体是不是都有相似之处?比喻是不是都很贴切呢?”“都有相似之处,而且都很贴  相似文献   

8.
<正> “甲不象(是)乙”这种修辞现象是不是比喻?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甲不象(是)乙是比喻,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即“反喻”,其根据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似点,而这相似点需从本体或喻体的反面去理解;另一种是,“甲不象(是)乙”不能算比喻,理由是它既然用了否定形式,那“甲”,“乙”就不具有相似点。  相似文献   

9.
所谓“互喻”,就是互相比喻,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范围中,比喻的一对本体和喻体互易,也就是第一比喻分句的本体(喻体)是第二比喻分句的喻体(本体),两个事物互相做比,从而达到一种较深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10.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先例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  相似文献   

11.
成语、谚语等习用性熟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是语言中具有民族个性的成分。其采用的比喻既体现了汉英两种文化的共性 ,更富于民族个性。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性比喻的喻体和喻义进行了比较 ,并阐述了影响喻体和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补充性而又怪异的比喻句式的运用,这是先锋派作家的偏嗜,也是‘文学新人类’有意的追随……先锋文本在比喻结构方面极力要冲破传统模式,实施本体和喻体的奇特拼接,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扩展了文本的语义空间。”(于文秀《仿制的贫困——对“文学新人类”的写作批评》,《文艺报》2000年6月27日)这段话对先锋  相似文献   

13.
比喻这一辞格在成语中广泛被运用,通过形式的缩略,本体、喻体、喻词三者之间的隐现情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成语即比喻类成语。论文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对比喻类成语的反喻、倒喻、较喻三种变式类型及其与夸张、比拟、移就、借代、通感等辞格的兼用情况做分门别类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挖掘修辞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这是借喻吗?———兼谈比喻和比拟的不同山东省平度师范王贵森某刊物上有一段介绍借喻的文字:“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如‘欢笑盛开在眼睛、眉毛上’。其中‘欢笑盛开’,实际是“欢笑像花一样盛开’。”我认为这段文字中所举的例子,并没有起到印证...  相似文献   

15.
“目不识丁”这条成语,迄今为止,尚无一本成语工具书将它解释清楚。《成语典故》如此释:“因为‘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这是对“目不识丁”的第一种理解。第二种意见认为,“丁”是个以讹传讹的别字。有人认为“丁”字系“个”字之误。如宋·洪迈《容斋俗考》云“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间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这样一例比喻:“①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②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上例为两个比喻的连用,值得商榷的是,前一比喻的喻体和后一比喻的本体是什么?从原句不难看出两者均为“花蕊”。这对前一比喻来说问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中都有大量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选择也不尽相同,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问的对应关系着手,可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比喻性词语可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诸多形式表现出来,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本体设喻时,采用的喻体却有同有异,喻体与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语言,无论是从谱系还是从类型分类上看,均所属不同,因此,两种语言的差别十分巨大,这一差别使得翻译变得十分困难。就拿一个十分简单常见的汉字“说”为例,要想把它译成好的英语,却并不轻而易举,有时竟是相当棘手。 本文拟讨论“说”“道”引起直接引语的现象,即“xxx说:‘……’”或“xxx道‘……’”。 与“说”“道”同义的动词,汉语中还有“曰”,但“曰”除了在古文之中见到外,一般不用它了。当然,还有“讲”或“告诉”,不过,通常都是“xxx对xxx讲道:‘…’”或“xxx告诉 xxx说:‘……’”。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和比喻句易混的几种句子。这些句子虽然有的带“像”字 ,但并非全是比喻句 ,因此 ,有必要将其一一加以比较、辨识 ,以便判断无误。比喻句与“像”字句宋代朱熹云 :“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为了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或更加深刻地反映某一事物 ,可以用与这一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作比 ,这就是比喻 ,或称打比方。比喻的结构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等四个要素。其特点是 :以物拟物 ,以实对实。如 :“‘喂 !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