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服务的理念、方式、环境等的变化导致学科服务模式的转变。研究型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正从以馆员为中心向以学科服务平台为中心转变。此文梳理了学科服务平台的两个发展阶段——学科信息导航和学科内容管理的工具与系统,分析了学科服务平台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概况及最新学科服务特色案例,引入新加坡学科服务前沿发展理念,介绍的特色案例包括学科服务工作框架、学科服务宣传营销、深化拓展学科馆藏建设服务、融入科研的支撑服务、嵌入教学的合作服务。最后基于南理工模式,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新角色定位、学科服务发展趋势和能力可持续提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科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介绍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最新学科服务特色案例及其对学科馆员角色转型的影响,引入美国学科服务前沿发展理念,介绍的案例涉及融入科研与教学过程的支撑服务、深化拓展的学科馆藏建设服务以及其他合作开展的特色服务。阐述当前学科馆员扮演的新角色及其工作内容,包括学术出版与传播、科研数据管理、资源数字化、数字工具开发、资源发现与管理等方面。最后基于康奈尔模式,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新角色的特征以及学科服务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型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图书馆的特征和范围;提议新进专业馆员的学位一般应达到硕士以上,并在专业馆员中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出在图书馆内引入学术休假制,让部分馆员集中一段时间从事学术研究;提倡学科馆员为专业课题组提供研究型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侯勇 《图书馆学刊》2012,34(7):103+136
随着图书馆事业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已无法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学科馆员制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通过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意义、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平台的分析,阐述了促进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发展的理念与战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思考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通过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文献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和学科馆员等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指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必须全方位为学校的基础科学、尖端科学研究服务,更好地满足学校各学科专业发展的信息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7.
学科馆员是指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和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的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它是1951年由美国内不拉斯加大学图书馆首先提出的。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相继推出"跟踪服务"、"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馆员角色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馆员的发展现状,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发展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的现实意义,并从人才管理、理念更新、平台建设、技术革新四个层面展望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大学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条件支撑与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探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效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条件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学科馆员的资质条件、专业学科的特色馆藏和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条件是知识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建立知识服务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以及学术组织是知识服务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开放科学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跃  吴萌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3):69-75
[目的/意义]探析开放科学概念及范畴,深入研究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拓展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和新服务的具体内容,为各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剖析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开展新服务的必要性和方法。[结果/结论]建议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从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宣传、推广、咨询及培训服务,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流程知识服务,开放学术资源的再开发服务3个方面拓展新服务领域,并从实施模式、队伍建设、培养方案3个方面提出一定实施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