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宝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现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支点、直接动力、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严密表述,其核心和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建设和谐校园已成为当今高校建设的当务之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校园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改革观、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各社会阶层利益,协调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和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并贯穿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把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源头。全面把握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对于深入理解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和谐社会的建立处处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需要以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全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文章从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全面实践;确立环境资源观,协调生态保护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建立全面的生态创新观,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一体化;更新领导干部考核观,增强决策者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却与科学的发展观相背离。农村成了社会投资、银行、商业网络、青壮年劳动力、社会保障遗忘的角落。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补贴、增加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入手,来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历史扣现实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整体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扣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2 1世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总体原则是坚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融合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的基本出路是坚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 ;发展的动力依靠是坚持以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发展观 ;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坚持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民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发展观 ;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坚持以民族特色为风格的整体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考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文化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这是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部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加快大同市农业档案管理发展步伐,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认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方向,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联系观与发展观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与总特征,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课程群建设为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于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恭城近二十年来生态经济的发展,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对恭城县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农业生态旅游四方面进行了调查,说明了该县是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并对其发展生态经济的成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执政党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丰富发展和继承创新,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深化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