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课程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变.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中,"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通过橡皮筋的弹力拉动小车做功使小车获得动能,来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必修2中介绍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由于弹力做的功无法进行定量测量且很难做到每次实验时每根橡皮筋的伸长量一样,故实验效果不理想.笔者利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来做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6节的内容,是高考力学6个必考实验之一。该实验探究为下一节课引导学生推导动能的表达式做了铺垫,同时其作为动能定理的一个特例,对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具有重要作用。一、实验原型和不足1.实验原型。笔者所在学校实验室均利用橡皮筋对置于倾斜木板上的小车做功来进行实验。笔者先将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再利用不同条  相似文献   

4.
1 案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力的作用,如推、拉、提、举及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接触时才发生的,这些相互作用力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弹力与摩擦力。本节课是高一物理第四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通过生活现象和实验探究来认识各种形变,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了解弹力的广泛应用,本节的信息量和活动量很丰富,实践性和趣味性很强,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弹性现象,广泛联系实际,着力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通过观察微小形变、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1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力的作用,如推、拉、提、举及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接触时才发生的,这些相互作用力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弹力与摩擦力。本节课是高一物理第四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通过生活现象和实验探究来认识各种形变,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了解弹力的广泛应用,本节的信息量和活动量很丰富,实践性和趣味性很强,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弹性现象,广泛联系实际,着力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通过观察微小形变、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探究性实验之一.如图1所示,对于本实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新旧版教材中都提供了通过橡皮筋的弹力拉动原来静止的小车做功使小车获得动能而进行探究的参考方案.实验中采用了“倍增法”,即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来增加橡皮筋做功的倍数,从而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6节,是一个让学生探究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思想很巧妙,用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做功,使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再由打出的纸带计算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依次使用一根、二根、三根、四根同样的橡皮筋重复做实验,保持每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相同.用一根橡皮筋时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  相似文献   

8.
怎样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进行"真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弹性、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定性体会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关系,定量探究外力与弹簧形变的关系,积极地应用新规律,培养学生对陌生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6节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建立了重力做功、弹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关系,从逻辑上讲,接下来应该研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间的关系.而本节作为一个过渡,通过实验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为后面的动能定理做好铺垫、搭好台阶,降低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3章“弹力”一节中附录了一张绚丽多彩的“有机玻璃的形变”图片.教材指出:“在图3.2—2中,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中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内容.必修1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共同必修内容,该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的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在该模块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可见,"内容的基础性,实验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_安培力”一节中,实验探究环节的演示实验,存在安培力非常小,弹簧测力计精度不够,调节电流的电路复杂,难以完成知识体系建构等问题.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通过自制实验教具可以直接定量精准探究安培力与电流、导线长度、磁场强弱、磁场与电流夹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中的1个探究实验,要求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并比较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实验能力"是高考要考查的五个方面能力之一.还明确提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第四章第2节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是学生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必做  相似文献   

16.
本知识板块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第二单元介绍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这部分知识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所占比重较高. 第1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重点考点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相似文献   

17.
认识弹力     
弹力知识点涉及到弹力的产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弹力的实验探究。虽然弹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但是因为它并不直观,我们面对弹力问题时常常会出现错误判断。因此,我们对于弹力的产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大小、形状会发生变化,这叫形变,如图1所示。有些  相似文献   

18.
【案例导言】本案例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3章第2节《力的存在》的教学片断,以往教学中面对"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知识点时,老师通常用橡皮筋、空矿泉水瓶等易形变的物体先来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接着再用手挤压装满红墨水的玻璃瓶,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红墨水水面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力作用在坚硬的物体上时形变也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形变十分微小,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当笔者  相似文献   

19.
国标·人教版(必修2)<高中实验报告册>中探究性实验六"探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原理是:当小车平衡了摩擦时,橡皮筋拉力对小车做功把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小车的动能后,小车开始以速度v匀速运动,此时小车的动能Ek=(1)/(2)mv2.即等于开始时橡皮筋储存的弹性势能Ep,所以探究橡皮筋弹性势能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转化为探究小车v2与橡皮筋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   

20.
褚军  孟彦 《物理教师》2023,(3):6-9+14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第3章第2节“摩擦力”(人教版)第1课时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果,促使学生形成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