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演练模式,对一道涉及动态分析的例题进行研究,引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电路;用自制电路板辅助DIS传感器测定电压和电流值,探究了土豆电池,经历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确定了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电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高考说明中对这个实验的要求有所提高,即由原来"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改为"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测量,对这个实验的要求提高了。而在物理高考考纲中涉及与实验有关的能力要求有:①能独立完  相似文献   

3.
在做完《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后,我布置学生课余思考其它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方法。有不少同学设计了用两只不相同的电流表(内阻未知且不可忽略)测电池的电动势。他们认为利用如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是足可以测出电池电动势的。其实不然,下面利用两种方法加以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是中学一个重要的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电路.那么如何采用电流表、电阻箱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其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有没有偏差?例题(2009年北京卷)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 R=0.6 A)和若干导线.  相似文献   

5.
正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而探究学习的起点是问题,教师需提出恰当的问题针对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践提出问题,笔者认为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本文以"自来水电池"的探究为例,叙述探究的过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选修3-1"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节,介绍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利用"安阻法"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科书指出,水果电池内阻比较大容易测量,但是由于化学反应正极附近会析出气体(氢气),在  相似文献   

6.
在测定干电池内阻的实验中,为了使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较稳定以利于精确测量,应合理选择标准电阻和电阻箱的数值。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新课程《物理》教科书选修3—1中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如图1所示,在某次《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测得六组数据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8.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常见的方法是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测出外电路的几组电流和电压,然后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律求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要求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一实验时,对实验的误差分析难以理解,下面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加以讨论。1图像法如图1所示,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  相似文献   

10.
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用戴维南定理分析仪表内阻对电池势和内阻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对高中《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设计、误差分析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伏安法测电阻和测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是两个重要的电学实验 .这两个实验所用器材及方法类似 ,因而有些学生常常将这两个实验相混淆 .在高三年级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 ,我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它进行了比较 ,使学生对这两个实验有了深刻的理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实验目的 前一个实验是测电阻 ,后一个实验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2 .实验器材 前者用的器材有 :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等 .后者用的器材有 :被测电池、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等 .3.实验电路 前一个实验 ,电流表有如…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分析了用伏安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存在系统误差的原因。通过改进电路并作理论分析,设计了能精确地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池的内阻非常小,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为防止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常常会在电路中串联一个保护电阻.那么这个保护电阻会不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呢?  相似文献   

15.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该实验原理的理解,即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涉及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的考查,即学会用U-I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求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误差分析.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对  相似文献   

16.
正前人已经总结了几种分析"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系统误差的方法,但都比较抽象或较难理解。本文从函数思想出发,以伏安法为例,对这个实验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总体思路: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往往用作图法处理数据。作出U-I图线后,利用其纵截距等于电动势E以及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阻r计算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分别写出实际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U与I的函数关系式。比较斜率和纵截距的差别,即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9年第3期《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考虑到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进行定量的计算,弄清了电源电动势和内阻r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方法确实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后很受启发,但该文在数学运算上比较繁杂,如果采用等效电源法来分析测定 、r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则将是很简单的. 首先等效的依据是“电路分析理论”中的戴文宁定理,其定理如下:“任何一个有源端网路都可以用一个恒定电动势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此恒定电动…  相似文献   

18.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选用安培表内接法,现从误差角度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例1 某同学利用DIS、定值电阻R0、电阻箱R1等实验器材测量电池α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阻值R,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U,  相似文献   

20.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中最重要的学生实验之一,其中对实验电路系统误差的分析是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以突破这个难点。对不同的电路进行比较,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确定测定不同电池时应选择的最佳电路.那么,能否改进常规的实验电路以消除(或减小)这种系统误差?虽然这个问题难度较大,但是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