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河油气田目的层是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其油藏类型比较特殊,一般埋藏在5500米以下,是一种以灰岩岩溶为起因,以缝洞系统储集体掩藏的复杂油藏。在钻井施工中,由于地层溶洞裂缝比较发育,地层孔隙连通性好.地层对钻井液密度很敏感,安全窗口小,地层的平衡点难以掌握和控制,常常井漏与溢流并存。根据该油田的地层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钻井技术,减少处理井漏、溢流情况的时间,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各种漏层对钻井的危害及相应的钻进技术,通过现场4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奥陶系灰岩漏层的钻进,解决了钻进过程中井漏与溢流并存,即开泵井漏并置换出油气、停泵外溢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李小玉 《内江科技》2009,30(7):89-89,178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属于华北石油局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区块,为进一步探索塔巴庙区块西北部古生界地层发育及含油气情况.开展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研究,落实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变化及厚度特征,探索下古生界盐下储层和油气发育状况,及寒武系含气性,力争钻获工业气流。华北分公司在本区块部署了D67井,本井为三开探井,设计井深:3615.00m;实际完钻井深:3610.00m。在钻井过程中,不断探索地层特性,加强技术研究,圆满完成了本井下古生界取心任务。为本井区古生界钻井地层剖面,区域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钻资料。  相似文献   

3.
桩169区块是胜利油田在桩西滩海部署的7口海油陆采井,平均井深5162.62m。在海油陆采井施工中存在泥页岩易吸水膨胀、水化剥蚀引起井眼失稳问题突出。定向、长稳斜段井,有的井又是近五段制,摩阻扭矩大。三开、完井中完和完井小间隙和小井眼下套管施工难度大。桩西潜山钻东营组、沙河街组至上古生界、太古界,钻头选型困难。地层存在着裂缝性、破碎性漏失和异常高压,地层地质复杂。在该区块通过应用钻完井技术、小井眼钻井技术、复合盐强抑制润滑钻井液技术,该区块钻井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高峰  刘建琼 《内江科技》2010,31(5):101-101
义34区块为胜利油田的渤南区块,且施工的井型多为定向井,完钻井深多在3500米以上。东营组地层以泥岩为主,易吸水膨胀,造成井眼缩径。该区块的沙河街组地层含有较多的水敏性粘土矿物,易水化膨胀和裂解,从而失去稳定性导致向井内剥落、掉块或坍塌。本文介绍了在该地区使用合理的钻井液技术克服了井眼缩径、井壁稳定、井眼净化、防卡润滑等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下二门区块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泌阳—栗园大断裂旁侧,构造形态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轴向近南北向的短轴背斜,东翼被边界断层切割。在河南油田众多的断块油田中,下二门区块无论在储量还是在产量上均居首位。但是该区块地质条件颇为复杂,首先该区块上部地层倾角较大(6°~18°),井斜控制难度相当大,地层裂缝发育易漏失,泥岩分散造浆严重;中下部地层易吸水膨胀,剥落掉块;下部地层压实程度高,机械钻速低,目的层地层压力高易井涌。致使该区块钻井施工难度大,钻井周期长期居高不下。为此本文针对下二门区块地层特点和钻井施工技术难点,采用优选钻头、优化钻进参数、加强井身轨迹控制以及优选钻井液体系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桩古473区块是胜利油田在桩西油田部署了5口潜山开发井,平均井深4828.60m。均为海油陆采的定向、长稳斜段井。桩西潜山地层存在着地质岩性复杂、裂缝性漏失和异常高压,四开小井眼钻井和完井小间隙下套管施工难度大。在该区块,通过在桩古473区块应用钻头优选、钻井液体系优选、无固相钻井液携岩能力提升、潜山井下安全提升等方面,形成安全高效钻井施工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2)
沈630区块是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的重点上产区块,部署井位多,工作量大。本文针对该地区的地层特点,不利于钻井提速的各方面因素,通过前期钻井实践,全面系统总结了沈630区块的钻井难点,并提出了优化钻具组合、加强井身轨迹控制、优选钻头选型、高性能螺杆选型、钻井液性能的处理等针对性技术对策,为加快该区块钻井施工速度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荣伟 《科技风》2012,(23):126
义北油田大43区块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北斜坡带大43-3断块,钻探目的为开发沙二、沙四段油藏,完善注采井网。2010年12月开钻的大43-斜318井二开钻进过程发生漏失,共漏失钻井液约130m3,大43-斜319井钻进过程中也发生漏失,漏失段为2187米~2200米,总共漏失1500方。大43-斜318井三开完钻井深为2674m,地层压力系数高,钻井液达密度1.50g/cm3,井眼尺寸为152.4mm,上层套管177.8mm,悬挂114.3mm尾管,悬挂点在2267m,裸眼封固段为200m,属高压小尾管短封固段固井。由于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该井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固井质量都不理想。大43区块预计布井10~11口,如何保证技术套管地层低压易漏、油层套管短封固段尾管固井地层高压情况下的固井质量,将对该区块的后期作业、开发具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克沁油田是吐哈油田重点产能区块之一,对吐哈油田实现增产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现有钻井模式及区块钻井难点等方面的分析,从钻头选型、钻具结构、长短拉方式及钻井液等方面提出相应技术对策,旨在通过优化钻井模式,进一步提高钻井技术与地层特点匹配性,力争降低该区块钻井复杂,加快该区块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10.
出于提高钻速、节省成本的需要,榆林气田神木双山区块水平井由四开井身结构简化为三开井身结构,新型钻井液技术为其安全钻进提供了保障。井身结构简化后,裸眼井段长达2400 m,容易出现井下复杂情况,针对二开井段井壁失稳和地层漏失的难题,研制了强抑制钾盐聚璜钻井液体系;而针对三开水平段储层受伤害的难题,研制了无土相低伤害暂堵钻井液体系,经现场验证效果良好。三开结构水平井的成功实施为神木双山区块同类型井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涛 《内江科技》2014,(4):61+50-61,50
<正>川西中江地区为山地构造,蓬莱镇组及上部地层极强的水敏性和较高的地层压力系数,增加了该区块的钻井施工难度。经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分析,优选了适合川西的钻井液体系及在钻井工艺技术方面,优选了钻头型号,取得不错的效果,为川西地区的钻井提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5,(12):33-34
长庆油田靖南区块钻遇地层岩性复杂,上部地层使用钻头较多,导致钻井周期长,制约了该重点探区的提速提效。研发适合于该区块上部地层的高效PDC钻头,增加单只钻头进尺,减少起下钻趟数,有利于缩短钻井周期。通过对该区块上部地层岩性深入分析认识,应用现代PDC钻头设计理论,优化钻头冠部轮廓、切削齿布置和刀翼结构,并进行了水利结构优化和力平衡校正,个性化地研发了六刀翼、16 mm复合片的新型PDC钻头。新研发的PDC钻头进行现场应用后,相比邻井在延长-纸坊组上部地层节约了1趟钻,单只钻头进尺超过了邻井两只钻头进尺之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新研发的钻头实现了增加靖南区块上部地层PDC钻头单只进尺的目标,实现提速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南堡5—4井是冀东油田海上的一口重点预探井,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南堡5—4断鼻高部位,钻探目的为:预探南堡5号构造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及奥陶系地层的含油气情况。本井由胜利二号钻井平台施工,设计井深5700米,三开12^1/4″井眼下9^5/8″技套设计完钻4421米,套管下深4418.4米,四开9^1/2″井眼下7″尾管设计完钻井深5492米,实际完钻井深5359米,套管下深5352.5米,是我公司海上同类型井身结构中最深的井,完深和各层套管下深均创我公司之最。  相似文献   

14.
屈胜元  钟文建  夏宏南  周昆 《内江科技》2013,(6):141-142,158
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钻井周期,提高钻井速度,是加速产能建设,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针对库2井存在大井眼巨厚,砾石层可钻性差,深井段含塑性盐膏层,高压盐水层及多套压力体系等影响机械钻速的难点,为了安全快速钻进,主要从井壁稳定,优选钻头,优化钻井参数、钻具组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钻表明:库2井通过调整井身结构,优选钻头,使用大尺寸钻杆和钻挺,强化水力学参数,使三开之前钻井周期节约145.73d,机械钻速提高84.6%。  相似文献   

15.
刘平均 《内江科技》2011,32(7):105-105
HH37P1是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在镇泾油田布置的第一口水平井,该井开钻井眼大,钻井液上返速度低,容易出现井底沉砂,地层成岩性差、易发生地层坍塌等复杂情况。在施工中全井选用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成功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OLKARIA高温地热井钻井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亚OLKARIA地区地热井地层漏失严重,地层高温,地质情况复杂,造成定向地热井实施面临着井身轨迹控制难度大,井眼净化能力差,钻具磨损严重,钻井周期相对较长。GWDC通过经过3年现场实践,通过空气泡沫流体应用,优化钻头选型方案,合理井深结构和有效的技术措施,较好解决了以上难题,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井漏,减少对低压、低渗油气藏的伤害,研究了适用于七个泉等油田地层特点的微泡(可循环)钻井液体系。该技术对于地层压力系数在0.6~0.8,岩性多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砾石的七个泉等低压、低渗油田,有效的解决了由于钻井液密度对裸眼井段所产生的压力超过其破裂压力很容易引起的严重井漏问题。提高了该地区的钻井速度,有效地保护了油气层。通过在七4-13井成功应用微泡(可循环)钻井液技术,为该技术能够在该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油田气体钻井钻遇到出水地层时,常常会引起返屑不畅、泥包钻头、形成泥环,严重时导致卡钻事故,导致气体钻井无法继续进行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抗高温、稳定井壁的雾化泡沫钻井液体系研究:室内研制出抗180℃雾化泡沫钻井液配方,同时雾化泡沫钻井工艺技术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该项技术攻克了气体钻井在出水地层无法继续钻进的技术难题,确保气体钻井提高机械钻速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深部地层钻井问题堪称世界性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胜利油田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钻井生产的需要,尤其像胜坨这样的老油区,4000m以上的深井逐年增多,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加快勘探开发步伐的障碍。我们根据该油区的地层特点,建立了胜坨深部地层钻井技术模式,加快了该地区的深井钻井的速度,达到了提高技术和经济效益,满足油田深层资源勘探开发需要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胜坨地区深部地层钻井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现场3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胜坨地区深部钻井井身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沙河街组地层压力系数级差大,安全密度窗口小,易涌易漏的问题;沙四下盐膏层、盐岩层、盐水层及CO2气体侵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实现了安全钻井,对今后胜坨地区深部钻井施工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充气泥浆钻井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国内近些年在大庆、华北、长庆、四川等油气田也进行了推广应用。该技术可有效解决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地层漏失问题,并能提高机械钻速,缩短建井周期。靖平51-13井在钻进至延长组地层时出现恶性漏失,传统堵漏方法效果很不明显。应用充气泥浆后完成1070米进尺,达到二开设计井深并顺利固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