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议论文应该重视它的结构美。如何做到结构美呢?有一种比喻是,作文要注重“凤头”“猪肚”“豹尾”。也就是说,头像凤凰一样漂亮;中间要像猪肚子一样有内容;尾要像豹子一样有力。我刚开始信以为真,可最后一想,这三块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块就是一个“三不像”。我觉得文章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所以我想让学生写出“鸟”样文章。鸟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形),体表被覆羽毛,胸肌发达,体温恒定。立足土地时灵动可爱,一飞冲天时气贯长虹。有的鸟在人类的周边,“鸟雀呼晴”给人温暖,就像精致的小品;有的鸟在森林中栖身,“鸟鸣山幽”为山林唱歌,就如优雅的散文;有的鸟以蓝天为背景,“大鹏展翅九万里”给生命以启迪,就如皇皇大作……鸟绝对是上苍赐予世上的精灵。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鸟”样文章呢?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批改由于时间紧、天气热、任务重,阅卷老师很难把文章每一处都看得很仔细。好的开头,往往能引起老师注意,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然而,笔者发现,许多考生不会开头,要么多此一举地解释原题目,要么拖沓繁冗地复述原材料,要么故弄玄虚,拐弯抹角,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高尔基说:“开头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我国古人有“凤头”之说,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精美引人。所以考生应该重视开头,应该在开头上狠下功夫!开头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以供参考:一、“首唱荣华”,不枝不蔓。…  相似文献   

3.
培根“酿蜜法”:不应该像蜘蛛那样肚子里抽 丝,而应该像蜜蜂那样,采百花酿成蜜。 列夫.托尔斯泰“积极思维法”: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克尼日雅尼“有无法”:要读懂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华罗庚“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陈善“出入法”: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得出  相似文献   

4.
[作文题]《_____,我想对你(您)说》温馨提示:1.根据你要倾诉的对象,选取适当的称呼,如“妈妈”、“老师”、“×××同学”、“朋友”、“市长”……2.文体、字数不限,但要求说真话,诉真情。[文题解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要真诚,同样,在文章中也要有真诚之心。(1)“说真话,诉真情”的“核心”是“真”。“说真话”应该有一份胆量和勇气,“诉真情”则要注意感情的倾诉要适当到位。人的情绪或情感就像一条汩汩流淌的长河,建议你在本次写作中只选取其中的一朵飞溅  相似文献   

5.
培根的“酿蜜法”: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单只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蜜。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巴甫洛夫的“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狄慈根的“重复法”:“重复是学习之  相似文献   

6.
一天,山羊老师把小熊叫到办公室,指着句子“西瓜像蜜一样甜”对它说:“这里的‘象’字你写错了,应该写成‘像’字。”“为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小熊摸摸脑袋,满脸不解地问。山羊老师说:“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念‘xiànɡ’,可是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看看,哪儿不一样?”小熊仔细一瞧说:“字形不一样,‘像’字多了一个单人旁。”山羊老师说:“对!可是最重要的是使用方法不一样。我教你一首儿歌吧:‘像’和‘像’,都念‘xiànɡ’,使用方法不一样。形态样子要写‘象’,景象、气象和印象;相似比喻要写‘像’,眉毛弯弯像月亮。”小熊…  相似文献   

7.
都是那帮“仁兄”,竟说我不像女生!理由很简单:走路太急,整天风风火火的;说话太快,像开机关枪似的;笑声太大,还冒出一句——淑女应该是笑不露齿的……天啊,这也算理由?简直气煞我也!为了粉碎他们的“谬论”,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形象!  相似文献   

8.
读《四川教育》第6期“课不像课,课要像课?”中的“作业不像作业、作业要像作业”后,心中颇有感悟。传统作业只着眼于巩固双基,只服务于各种考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重复。结果,学生变成了机器,变成了厌学的顽童;教师被枯燥单调的作业折磨得怨声载道。“作业”不仅没有促进师生发展,反而成了负担。作业真不该像作业,而应该像生活,应该让师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单调的加减乘除变脸为生活中的“数学日记”,学生害怕的作文变脸为“生活浪花”,每天的书面作业变为灵活多样的“新闻漫谈”、“电影评论”、“广告宣传”,任务性的作业变成…  相似文献   

9.
说话与作文     
说话是说话,作文是作文,好像是两回事。我要告诉少年朋友:要写好作文,必须把这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变成一件事,那就是像说话那样作文,也就是说,你平时怎么说话,你就怎么写文章。一位文学前辈曾说过:“说话,是用舌作文;作文,是用笔说话。”前一句意思是说,说话的时候,要像作文时那样简洁流畅。后一句意思是说,作文的时候,要像平常说话那样轻松自然。朱自清先生也主张“用笔如舌”,他认为“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朱自清先生可能有些夸张,其实少年朋友学习写作时注意“用笔如舌”,养…  相似文献   

10.
一、提倡家长要接受现实心理当学生备考或临近中考、高考时,家长应该有“三颗心”。(一)一颗是平常心家长应该将“补偿心”、“超常心”和“内疚心”变成“平常心”。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不再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现有能力、现有成绩,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二)一颗是平静心家长应该开始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成绩,能够像农民种庄稼一样,顺其自然,不再拔苗助长。当孩子成绩不能提升时,家长能够心如磐石,稳如泰山;平静地告诉孩子:一个人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前进路上不光是阳光雨露,还会遇到…  相似文献   

11.
确实一篇文章的好标题,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文章标题之先应该细致地推敲。做到切题准确、鲜明、简洁、醒目、生动。在内容要做到“文题交辉相映”。但是我们经常遇见的情况并非井然如此。我们提倡“文贵于精”像司马相如“含笔而腐毫”寻杰作的那样。当然“仲宣宿构”也是最好不过的。(仲宣:指王粲,建安七子之一)王粲这样“宿构”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罕见的。我们赞成合理想象,形象思维“立片言以居要”“含  相似文献   

12.
<正>主题小黑板读写君: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写作沙龙。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李老师讲解本期主题“依源扣题”。李老师:“依源扣题”的大意就是说,要依照主题来行文。这个“源”是文章的中心,它像统帅一样贯穿全文。写作时,“扣题”是一件重要的事,切合题意、紧密扣题是文章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习并掌握扣题技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古人认为好文章的章法应该是“凤头、熊腰、豹尾”,数学课堂教学与之相似,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要注重结尾,就像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切关飞初,篇终接混茫.”教师作为数学课的组织者,不仅要设计“凤头式”的导入,也要设计“豹尾式”的结尾,一节课的结尾,犹如一首曲子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收到意韵悠长、回味无穷、妙笔生花的效果,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一节数学课的结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已尽,意无穷”.  相似文献   

14.
一、审题、立意训练课这种课型,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审题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写作对象和目的。其次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主、谓切分法;中心确定法等。再次,弄清文与题的关系以及线索、主题、事件。最后,指导学生“立意”。立意不仅能反映出作者思想的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水平,也是读者评价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文章要做到立意新颖,其方法有:①反面选点,如:成语“东施效颦”中的东施,自知己丑,为了追求美才敢大胆地去“效颦”,这种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虚心学习别人的精神不也难能可贵吗?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可用此法来立意。②侧面选点,如:《愚…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说:语文课应该“是欣赏的天堂”,“像天堂一样美好,令人向往”;“是活跃的天堂,那里是我们这些小精灵跳跃的地方。”老师说:“语文应该是与生命共舞的活动,是充满色彩和活力的”,“是教师和学生用生命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谱写的一曲生命欢歌。”  相似文献   

16.
文来中学     
《中文自修》2010,(4):49-49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分析题目,应该在横线上填上某个词,如风、歌、朝阳、茉莉等等名词;“如”即“像”,要关注所填名词的特征,思考自己和该物的相似之处。[立意]关注自我成长中的点滴小事,并且提炼出自己的某种性格特性,即能形成别致的、个性十足的文章。以物自喻、托物言志,是运用于该文最好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自然》和《语文》、《数学》一样,是应该要学生一定学好的科目。它像耸立在面前的“泰山”,应该正视。教学时,除了应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外,更应该想方设法把“硬石”一一巧妙的搬掉。一、岭峰高低,取得共识《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课文主要讲了四个问题。这就是要记自然日记的目的;记自然日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论述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不能一味的像以前那样单纯地、盲目地采取“填鸭式”教学,而应该在不断改进中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要讲究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功效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像”与“不像”本来是一组矛盾,但这里谈的“不像”是如齐白石大师所言的“不似之似”,并非纯粹的胡涂乱画。以往,我们常称赞学生“画得真像”,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的应该是:要画得“不像”。一、新课标强调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从“像”到“不像”,是中学生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的标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求新求异心理不断增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追求“不像”成为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像”到“不像”的过程,是由具象到抽象…  相似文献   

20.
有评论家说过,“写作”其实就是“向哲学要发现,向文学要表现;哲学性是文章的灵魂,文学性是文章的血液”。什么是文学性?参照语文专家的解释,即作品的“创造性、形象性、情趣性”。下面,就文学性的这3个特征,谈谈记叙类作文增强文学性的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一、在构思上巧设波澜,增强文章的“创造性”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应该设置一些波澜,使文章变得不同一般。这个“不同一般”其实就是“创造性”的体现。设置波澜的方法有:1.首段制造悬念——为避免平铺直叙,在文章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