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师安排的每次活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图。教育意图是指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期望,它是每个教育者都怀有的一种主观意图。学生过早了解教育意图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和知道别人是在教育他,他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迟钝起来,他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应该做些什么事,老师替我安排考虑好了,我只要等待建议和指导就行了,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缺少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心灵活动。反之,效果就会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提供普遍指导。是人采取行动的原则、信念、标准和生活态度。价值观是个人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它决定着个体行为的目标和倾向。教育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活动,不言而喻,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尽管每个人对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通过对某些价值的认识、培育和提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健全的教育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要包括精神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的、人生观的等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教育。中专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必须引导他…  相似文献   

3.
杨松轩先生是陕西近代史上颇负盛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从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他就抱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搞好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促进四化建设,是颇有教益的。本文主要就这位教育家从事教育事业的艰巨历程,作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4.
赞美是我们每个人精神生活中的阳光雨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助长剂,一个经常赞美孩子的母亲,可以造就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一个经常赞美下属的上司,可以令你的企业生机勃勃,人人向善.而一个经常赞美学生的老师,则可使你的班级更加充满友爱,树立良好的班风.所以,赞美就像鲜花,就像阳光,就像雨露,给每个人的生活带去了美好,教学中的教师的赞美可造就一个人才.我们说:“被别人赞美是一种幸福,而赞美别人也是一种美德”.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赞美学生,达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质量,造就人才的目的呢?我们先看两个例子.一句赞美的语言造就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德国大音乐家勃拉姆斯出身于汉堡的贫民窟,少年时代便为生活所迫混迹于酒吧间.即使他酷爱音乐.可由于他是农民的儿子,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力,更别说是进行系统音乐的学习.因此,对自己的未来能否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一生的命运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他那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马克思出生在一个著名律师的家庭。当马克思从大学毕业时,他本来能够谋求到一个讲师职务,也完全有条件成为一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的学者、教授。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并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贡献给了这个事业。正如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在给李卜克内西信中所说:“摩尔(这是马克思全家给他起的外号)的生命同母亲的生命一同逝去了。他顽强的同疾病斗争(因为他至死是一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教育战线乃至人国人民的楷模和师表。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自成体系。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在当时其所处的时代,还是现在,对我国和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学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教育就是一种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赏析等 ,使人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能力、提升道德、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过程。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文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 ,它可以促使一些人去改变或形成一种风尚 ,可以推动人们参与社会的改造活动。  相似文献   

8.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引导教职工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成材看作是神圣的职责,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地、自觉地为学校教育事业尽心竭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仪祉(1882—1938年)名协,字宜之,以仪祉行世。陕西蒲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水利科学家,爱国的教育家。关于李仪祉在水利事业上所作的贡献,已有不少专文论述,本文仅就其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作简略的介绍和分析。李仪祉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关切。1903年曾在于右任先生任堂长的商州中学堂任教。1912年又联合友人创办了在陕西思想教育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三秦公学。但真正致力于水利工程技术教育,则是他从德国专攻水利科学归国以后的事。可以说,他的工程技术教育是和似一生从事的水利事业共始终的。  相似文献   

10.
论善恶原则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 ,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 ;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 ,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会损人利己。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善原则 ,它应该且能够指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 ;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一致的情况下 ,能够为己利他而不致损人利己。单纯利已是最低且偶尔善原则 ,它也应该且只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 ;其作用在于使每个人在与社会和他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行为领域 ,能够单纯利己而不致纯粹害己  相似文献   

11.
勤奋是一种品质,坚韧是一种意志,拼搏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种能力。当一个人拥有这些的时候,就注定他会创造出卓越;当一个校长拥有这些的时候,必定会在他热爱的事业上抒写出辉煌。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动员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据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许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校园文化活动”(48.14%)和“青年志愿者行动”(47.6%)。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活动 ,美育的深层价值在于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虽然马克思经典作家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没有提到审美或审美教育 ,但这并不影响全面发展的教育包含美育。美育的终极意义决定了它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杜威认为,任何一种持续不断的活动都是职业,职业具有教育价值。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训练,其培养的是发展的人。他反对狭隘的职业教育计划,主张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夸美纽斯是“学校体育之父”,他指出完整的教育必须能够促使人心理的健康及身心发展的和谐.他的理论被后人认为是体育思想的基石.体育思想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适应自然.他建议学校必须要配备宽敞的运动场地,并且要依据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活动,这些关于学校体育的理论是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育生态观是一种系统、和谐、整体、相互联系的教育观.它强调开展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旨归,强调教育活动各基本要素之间要统整、动态、协同地联系与发展,这既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各基本要素要积极参与,同时需形成一种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协同演进的生态关系,才能使教育活动更具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热情,不是来自于政治信仰;他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教育,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品质。他的爱和他的教育,已深深地拥抱了自由主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而坦诚的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自由主义。他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延伸出对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理解,他要揭示人作为一个自由个体在教育中应当得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或多项合适的活动来充分发挥其潜力,它通常伴随着人际交流和社交活动.在未来的社会中,由于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改善,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弱,肌肉能量也越来越弱.体育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这是其他学科难以达到的.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极具特色,颇有建树的教育家,由于他与教育有着诸多接触的个人阅历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他对于教育事业具有一整套独特的,完整的认识和理想,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教育观。虽然中国近几十年的教育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教育观并不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但是,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为人的社会化这一教育目标服务。每个人由出生到生命结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社会化活动,而青少年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时期。此时接受的以体育教学为基本途径和组织形式的体育教育,对社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