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也是一篇记事散文。先生在后来写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写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平实中潜着愤懑,朴素中含有激情,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背影》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背影》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八问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背影》时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句话所指的虽然只是《背影》这一篇文章,但同样告诉了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的《背影》写于什么时间?传统的说法是1925年10月,我对此却有所怀疑。《背影》在开篇中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二年余了。”假定《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往前推“二年余”即推到1923年10月以前。1923年10月到1925年10月,作者与父亲没见一次面吗?从《朱自清先生传略》中知道,朱自清于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到1925午8月都在家乡教书,怎么有可能“二年余”和父亲不相见呢?  相似文献   

6.
《背影》“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①的经典主题,多年来已在诸多的文学史和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定论,文本中的父子亲情被渲染的天衣无缝,而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朱小坡之间却存在着长时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当《背影》已问世22年后,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②。仔细品味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其中大有蕴意。“泪如泉涌”真切地写出了父子…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同志的《背影》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文章构思巧妙,结构新奇。一封书信,导出写作缘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背影》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从先生的一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在真实”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关注《背影》一文中的父爱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作者在《背影》中通过对父亲生活的描写观照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的不易让他更好地理解了父亲。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也是自己的背影,更是千万个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10.
在写父亲的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在于作品中流露的父亲深厚情意感人至深,而且在于这种深情所投射的对象——“背影”上。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背影”这两个字越来越引起了我对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又有网传说"朱自清《背影》因写父亲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引起一片哗然,后来虽被证实为误传,但也反映出许多人对《背影》的误读。《背影》并非单纯赞颂父爱,在文章中朱自清对父亲违反公德的行为当时其实也是颇尴尬颇无奈颇不满的,这是我们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写母爱的名篇不乏其例;而咏父爱,朱自清的《背影》堪称绝唱。父子相处数十年,《背影》仅写车站送别一事;写别时的父亲,又不作正面肖像刻画,只写他的背影。然而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汲安庆 《师道》2011,(1):23-24
一、延宕与放大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过程时,突然放缓了叙述节奏,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了父亲的系列动作: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写了“我”的反应:“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几乎识字的人都读过。文章结尾处又一次写到背影,差不多是点题的意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儿子像父亲,印象中,朱自清也应该是这么一个背影。我见过他写《背影》时的照片,胖胖的,很憨厚的样子。他的朋友说起来,总说他不高的个子,白白的,人长得结实,  相似文献   

15.
父爱无声     
提起父亲,便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背影》中的父亲像一杯白开水,初品时平淡无奇,细品却别有一番滋味,其实,天下的父亲都是如此,我的父亲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在写父亲的作品中 ,朱自清先生写《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总是想 ,朱自清为什么不是面对面表达出自己对父亲的深情和理解呢 ?为什么要在眼望父亲背影的那一刻热泪夺眶而出呢 ?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这个背影能够比许许多多父亲的正面描写更能打动人心呢 ?我们对父亲理解得太少了 ,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做父亲 ,并且最终都会认同父亲 ,走上和父亲差不多的道路。因为在数不清的家庭里 ,父亲都处于几乎相同的境地。父亲似乎永远是孤独的 ,因为他们的内心流露得很少 ,他们经常与家人有某种距离 ,保持着某种威严 ,包括他们心爱的儿子也…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背影     
读朱自清写父亲的那篇散文《背影》时,我年纪小,只觉故事极平淡。父亲给儿子买橘子也值得感动?估计同学们跟我情商差不多,没人能理解一个背影所能承载的人世悲欢离合。人与人面对面时习惯戴上面具隐藏内心,转过身面对自己的时刻,无需再掩饰,所有真情都会在那个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赤裸流露。  相似文献   

18.
致父亲     
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月台送行,语言朴实,却情深意长。到最后,火车启动,父亲还坚守月台,目送儿子远去。作者胸中涌起无限敬爱之情,可始终没有开口说爱,直到多年以后,酝酿出一篇《背影》。面对父亲无声的爱,不如试试写写信,直抒心臆。  相似文献   

19.
寻常往来“信”,功能各不同——摭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信”湖北董新明朱自清先生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曾谈到创作《背影》的情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按:即篇末所提‘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20.
《背影》写于1925年,收在朱自清的第一个散文集《背影》(1928年出版)中。文集以《背影》书名,可见作者对这篇散文的特殊情感。《背影》只记述了一个生活片断——父亲送他从南京渡江到浦口;然后乘火车去北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