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调皮”孩子,而且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或几个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孩子。  相似文献   

2.
被爱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漂亮的还是丑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可爱的,老师应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 单靖筠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总是惹事,我经常批评他,却一直不见成效。渐渐地,我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站队时,单靖筠突然跑到我面前说:”杨老师,今天你让我来做一次排头吧。”“为什么想当排头?”“可以让老师领着。”他的话使我一怔,就是因为能让老师领着,所以想当排头。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平日里只看到孩子的调皮,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渴…  相似文献   

3.
对于调皮孩子的定义是什么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可是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我们又总会给一些孩子标上“调皮孩子”的标签。这些孩子常常让老师头疼不己却又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1):14-19
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公平” 山西运城市家长: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比较调皮,常常因纪律问题或同学问一些淘气的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我们很感谢老师为孩子付出的辛苦。最近儿子说,老师对他的批评“不公平”,而且非常生气,多次提到这件事。我们想,可能是老师因为忙,没有做详细的调查所致。但儿子的情绪也让我们想到,是否平时在教育孩子时,太强调公平原则,以致让儿子产生这样强烈的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面对一些不太公平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5.
和天真活泼、听话的孩子打交道是非常快乐的。但是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小调皮、小捣蛋令人头疼。在工作实践中,我找到了两种对付“小调皮”、“小捣蛋”的好办法。   一是让调皮孩子知道老师一直在注意他。刚入园的小涵,喜欢围着老师转,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他就有出格的表现。如常一边偷偷地注意老师的动向,一边咬牙切齿地迅速扯一下旁边小朋友的头发,然后马上装作没事;或者是干扰旁边小朋友的活动,说一些打击的话,甚至脏话,搞得周围的小朋友叽叽喳喳告状声不断,他呢,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等待我的评判……其实,小涵的这些举…  相似文献   

6.
淘气是儿童的智慧表现孙荪孩子们淘气,往往惹得大人们生气。因之,许多少儿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而不喜欢淘气的孩子。在学校里,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偏爱,而调皮淘气的学生则往往成为老师批评、训斥的“靶子”。调皮淘气的孩子果真不是好孩子吗?其实不然!著名...  相似文献   

7.
课间处理完两个小朋友打架的事,突然看见站在旁边的一个调皮的孩子舌头一伸,对同伴嘀咕:“老师真凶。”那个小朋友小声地附和:“我怕她,你呢?”听到他们的议论,我走上前去问道:“老师就那么凶吗?”那个调皮的孩子连忙将头摇得象拨浪鼓:“我们没说,老师严对我们有好处,真的。”看他那着急为自己分辩的样子,我笑着对他和周围的小朋友说:“小朋友有缺点,老师见了要批评,可老师也有缺点呀,你们来找一找老师的缺点,好让老师改正。”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七嘴八舌毫无保留地讲开了。这个问:“老师,下课的时候你怎么总是站在那儿不和我们一起做  相似文献   

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9.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10.
调皮≠捣蛋     
调皮孩子,一般在校不受欢迎,在家受到严厉管教,这司空见惯。不过,日前在上海儿童赏识教育参与式汇报暨主题研讨会上,老师们形成一个共识: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孩子调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对调皮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假如一个孩子一点儿也不会调皮  相似文献   

11.
韩璐名 《班主任》2013,(11):54-55
听话的孩子让老师省心,调皮的孩子让老师成长。场景一:几年前,学校酒店专业刚刚开设茶艺课程,我也刚刚涉猎有关茶的知识。开课之前,我通过外出学习和研读教科书,掌握了一些关于茶的理论知识,也有意品尝了几种茶,自认为足以应付学生了。第一次上茶艺课,我刚走进教室,只见一个调皮的男生眨巴着眼睛狡黠地对我说:“老师,您是茶艺老师,应该会品茶吧?我从家里带来三种茶叶,请您品尝一下。  相似文献   

12.
牵挂     
“老师再见!” “张老师再见!” 随着这一声声的告别,为期两个半星期的见实习拉下了帷幕。 情难舍,人难分。虽然他们只是四五岁的孩子,但他们也有感情。看着自己喜欢的老师就要离去,他们出奇地安静,连最调皮、最好动的都乖乖地坐在座位上,让我为他们戴上一串串“幸运星”。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中午,儿子从学校回来,满面春风。他主动淘米、洗菜后,我疑惑地问:“考了第一名?”“不,我当上了组长!”我和妻自然高兴孩子被“提拔”,孩子平时言谈中是多么羡慕他们的班长、组长,如今孩子走上了“领导岗位”,说明这个调皮王在进步,已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晚上,我打电话向老师了解情况,其实是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栽培”,并告诉老师孩子今天的表现。老师接到电话后万分激动,说这次孩子当的是三组组长,负责12个同学的作业本收发、清洁卫生等工作。要是早知道我的孩子有这么大的积极性,该让他当更大的班干部……我问孩子当这个小“官”高…  相似文献   

14.
如果让一位老师报出班上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的特点,估计她会脱口而出。再让其说说几个特别安静孩子的特点,可能稍加思索片刻,也能说出一二。那么班上剩下的一类孩子  相似文献   

15.
冉秀 《今日教育》2008,(3):12-13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孩子:游戏时,经常跟别人争抢玩具;进餐时把饭菜当“武器”扔来扔去;在小朋友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故事时.突然发出异样的声音;在户外游戏时手舞足蹈,领着小朋友疯成一团……原本井然有序的活动乱作一团,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他们不能很好地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他们就象老师们的一块“心病”,老师们为了教育他们绞尽脑汁,常常被弄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对此.老师们无计可施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消极的做法,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老师和小朋友心目中的“调皮”孩子。怎样让他们变得守“规则”,不再那么“调皮”呢?  相似文献   

16.
莫把“调皮”当聪明钟马福目前,在社会、家庭乃至学校,大人们甚至老师们喜欢把企耍小聪明、搞小动作的学生的“调皮”看成是聪明的表现;把规规矩矩、不惹年的孩子称为“老实”。以至于调皮和老实似乎可以囊括对孩子们的全部评价。其实,这种评价是片面的,对孩子们的健...  相似文献   

17.
刘文东 《广东教育》2006,(7):115-115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和孩子们关系这么融洽,怎么会有孩子希望我不再回来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孩子这么“恨”我?没理由呀!  相似文献   

18.
给孩子梳头     
给孩子梳头的感觉,真好! 午睡过后,小朋友静静地坐在活动室里,冬末春初的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柔柔地洒在小朋友的脸上、身上,孩子们一个个显得那么纯真,那么可爱 再调皮不过的孩子也会像小羊羔一样倚在你身上。你帮她把凌乱的小辫弄整齐,她会一边用小手拉着你的衣服,一边讲趣事给你听:“老师,昨天妈妈带我到游乐场了,那儿可好玩了。”梳宪后,赞美一句“真漂亮!”孩子会高高兴兴回到座位上。 下一个,再下一个,一个一个地梳。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梳完了,“请小朋友坐好了,让老师看看变漂亮了没有?”唰──小眼睛一…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麻烦     
每个班都有几个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许多麻烦。如果我们不怕麻烦,而是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们的调皮,用善意的理论,引导那些调皮的学生,“麻烦”也会变成“幸福”。一次,一位家长向我告状,为了领养一只受伤的小鸟,她的孩子竟然“偷”了她的高级绣花胸罩,两头对称缝了一个小鸟窝,让小鸟每天钻进去睡觉。当她找到时,那价值百元  相似文献   

20.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