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发散思维训练(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活动目的:1.通过训练,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爷爷的画像;2.口算卡片;3.数字卡片;4.小红花;5.录音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大家看谁来了?(师在黑板上贴上手持信封的知识爷爷的画像)知识爷爷高高兴兴来到我们班,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听听知识爷爷在说什么:(播放配乐录音讲话)“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知道你们最近…  相似文献   

2.
沈琪  张丽娟 《辽宁教育》2003,(2):118-119
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物体重量单位.   2.通过称重、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活动准备体重秤(每组1台);示范统计表(自制).   ……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P32及P33做一做,P36.2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2.通过拼、摆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3.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了一个百宝囊,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打开看看。有什么呀?这些东西你在哪儿见过?2.这些东西我们经常见,而且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想知道吗?犤评…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物体重量单位. 2.通过称重、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活动准备体重秤(每组1台);示范统计表(自制).  相似文献   

5.
汪美玲 《湖南教育》2002,(10):43-43,4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测量一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并填写统计表:提问:从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情况?这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多少厘米?他们的平均体重大约多少千克?有位学生答平均身高大约132厘米。2.课件演示:新闻发布会(1)据世界卫生组织刚公布的排名表,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七十四岁半,居世界第一。(2)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交会”期间,广州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每人拾金不昧30次。(3)据苏州日报报道,2001年上半年苏州市区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739元。(4)据深圳日报报道,深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企…  相似文献   

6.
活动准备:1.课件、碟片、记分牌。2.学生将所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梳理。活动方法:1.学生自愿组成8—10人的活动小组,每组推荐4名参赛选手(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答对一题得10分,按得分高低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教师做主持人,负责评分并为获奖组颁奖。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1.播放碟片《狐假虎威》,师生共同欣赏。2.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3.导入: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记忆的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成语。今天这节语文活动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7.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2,(7):4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是量的计量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了解秤有多种形状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称重量数额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秤。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对形体相同重量不同、形体不同重量相同的两类物体掂一掂、称一称,深化学生的重量观念。4.通过“有多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重量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重量单位观念,同时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收…  相似文献   

8.
游乐园里活动多哈尔滨市教育学院赵启泰活动内容一年级(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六年制小学数学活动课指南》第15~18页).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圈数、染图、编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2、3。及相应的加、减法。活动过程一、导入谁到过游乐团?游乐园里好玩吗?...  相似文献   

9.
执教内容:苏教版自然第9册第20课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保温瓶的材料、结构,以及保温瓶的保温原理。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怎样才能喝到热水呢?(将水烧开,放在保温瓶里随时都可以喝到热水。)2.讲述:用保温瓶将水保存起来,这个方法很好。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喝到热水,保温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保温瓶,好不好?3.提问:你想了解保温瓶什么呢?(生:保温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保温瓶是怎么保温的?)小结:同学们,刚才提…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要求:1.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教育。2.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活动重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教育。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祖国河山的资料。3.制定竞赛规则,分好小队,做好队牌。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由歌词导入。(出示课题《祖国山河知多少》)二、激趣质疑1.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想说些什么?2.电脑小灵通(课件)讲解“祖国山河知多少”的意思,要求仔细听,认真看…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指导幼儿初步掌握玩羊角球的技能,发展幼儿手、脚的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敏捷性、灵活性。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让幼儿乐观愉快地参与锻炼活动。活动准备羊角球(人手一只),自制小树8棵、山洞1个、S平衡木,汗巾(人手一块)。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我玩羊角球1.让幼儿猜谜,引出羊角球:一个宝宝圆圆脑,头上还有两只角。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我是谁?你知道。(羊角球)2.教师:“我们背着羊角球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幼儿背球随音乐入场)…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第五册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米尺度量黑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到整米数的结果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多少? 教师指出:从同学们量黑板的长度和分苹果可以看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在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二、演示引探.获取新知。 1.引导学生认识单位“l”。 教师出示一块饼的实物图(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它平均分成2…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余数”,余数是怎样产生的。2.说出试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记住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且理解其中的道理。4.通过摆、看、算,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和归纳能力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理由。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下列()里最大的数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口答)①3×()<22,②4×()<37,③()×2<11,④()×5<38。2.独立完成课本第65页复习2。(要求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相似文献   

14.
吹泡泡(小班)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了解泡泡的特性,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吹泡泡,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肥皂片、小瓶子、小木棒、水、吸管(粗细不一)等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在洗手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后发生的现象。 二、制作肥皂水 1.引导幼儿讲述制作肥皂水的过程。提问:我们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弄碎肥皂?碎肥皂用来干什么?杯子里面装了什么?小木棒有什么用?透明的水加入肥皂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制肥皂水。 三、游戏活动A 幼儿比赛吹泡泡,看谁能最先吹出泡泡来…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的:1.通过储存、积累、揣摩和领悟古诗,使学生受到语言和文化滋补,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活动准备:1.多媒体电脑、有关课件。2.复习学过的古诗。3.将学生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阵,每人一面自己方阵颜色的小旗。每个方阵选出一名代表。4.画纸与布置黑板的图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诗词歌赋总动员正式启动。红、黄、蓝、绿方阵的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生(举旗高呼):准备好啦。2.方阵呼口号。(红色方阵———旗开…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  相似文献   

17.
张美霞 《山东教育》2002,(16):36-36
一、谈话导入意图: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出话题。1.同学们,张老师对大家的课余生活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2.学生汇报。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摄影。(师:有机会给我拍张照好吗?)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弹电子琴。(师:你还是小音乐人呢。)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朗诵。(师: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老师是你的偶像吗?)3.小结。师: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吗?生:看过。师:崔永元叔叔以他那幽默、朴实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观众的好评。今天,咱们就采用《实话…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1.主教材技巧:肩肘倒立2.自由选择教材(任选一项)(1)游戏:通过“封锁区”(2)素质练习,连续跳过体操棒(3)儿童集体舞:铃儿响叮口当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肩肘倒立的动作过程;进一步熟悉自选内容的方法、要求。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肩肘倒立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和柔韧、灵敏等素质。通过自学自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跳跃等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小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10月份刊物上发出“小记者BBS”大征稿的启事后,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与,把这项采访活动与语文实践活动挂起钩来。围绕采访话题,同学们兴致盎然,众说纷纭,完成的采访稿内容异常精彩。这些稿件将在2003年1、2月合刊上登台亮相。特别提醒:我们还邀请了著名作家祁智叔叔作了精彩的点评哦。请大家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最新话题:1.你最喜欢的大明星是谁(国内外的影、视、歌、体育明星)?为什么?你最喜欢他(她)哪一点?他(她)有让你讨厌的地方吗?他(她)应该怎样做才更完美?(采访对象不限)2.你觉…  相似文献   

20.
绿色方案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开拓他们的知识面。活动准备:1.学生分小组准备绘图纸、铅笔、彩笔、皮尺。2.教师准备有关学校绿化面积、校园面积的相关数据和实物投影。活动参与范围:五、六年级学生。活动时间:两课时。活动步骤:一、谈话揭题,激趣导入如果要你选择,你喜欢哪所学校?为什么?()()二、信息收集(以小组为单位)1.你了解自己的学校吗?考察记录2.你能绘制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