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现代体育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需要利用提高运动员工作能力的各种手段,而运动按摩是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以及伤后康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运动按摩可分为下列几种:一、训练按摩,二、预先按摩,三恢复按摩,四、运动伤后按摩。一、运动按摩:有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很大,对心理和生理的准备要求也很高,容易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过度紧张或运动损伤,训练按摩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并能改善身体素质和保持高度的训练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运动按摩是在体育实践中利用专门手法,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方法,其做法简单易行。因此,运动按摩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经常使用,而在体育课中却很少运用。实践证明,在中学体育课上采用运动按摩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做准备活动时,把运动按摩与徒手操相  相似文献   

3.
运动前按摩可使运动员保持训练和比赛前的良好状态,能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的灵活性和韧带的柔韧性,有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伤病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和准备活动结合起来,按摩时问在5~10min.在训练或比赛前15min内进行。用均匀、轻快柔和、时同稍长的推摩、点揉方法配合语言诱导,能使兴奋性过高的心情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4.
按摩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彭长湘在田径训练比赛前后进行按摩,对调整运动员的生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加快乳酸的排除,防治运动伤病和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运动前按摩运动前按摩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保持训练比赛前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柔道运动中的按摩手法按摩是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肌体,以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运动按摩主要运用于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运动竞技能力的维持和改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恢复措施。疲劳的累积会限制人体在训练和比赛时机能水平的充分发挥。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而且新的训练负荷往往都是在身体疲劳还没得到消除时就又开始了。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尽快地使疲劳的机体恢复到正常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按摩是一种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一、运动前的按摩运动前按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的按摩,目的是为了促使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赛前状态,通过按摩使柔韧性和…  相似文献   

7.
运动前按摩,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增进关节的灵活性和韧带的柔韧性,使运动员保持比赛前的良好状态,为提高运动能力和创造成绩做准备,同时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尤其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运动前按摩可与准备活动结合起来做,也可  相似文献   

8.
运动按摩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按摩对神经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2分钟蹬踏自行车的递增负荷过程中,受试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疲劳。在实施运动按摩之后,这种疲劳程度较无按摩相比,恢复得到加快,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运动训练及比赛后的运动按摩手段的实施,能有效地加快有机体整体系统疲芳的消除,提高继续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旺堆 《西藏体育》2005,(2):30-31
前言: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用于促进运动训练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心理情感状态,尽快消除运动员疲劳,帮助提高运动成绩,预防运动伤病的发生,康复运动伤病的按摩,是现代训练学内容之一,其对象是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体能,田径运动员在短距离跑前可采用准备活动形式的功能性的运动刺激,以及从外部给身体以影响(如按摩)。但是,由于过去对短跑运动员的这些传统的训练手段研究不够,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提高短跑运动员赛跑速度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在研究时提出了以下任  相似文献   

11.
1.研究对象选取本校二年级女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均无规律运动习惯,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又分为3T组(每周运动3次组)、5T组(每周运动5次组),每组各30人,平均年龄19.49±1.58岁;每次运动均为60min,包括准备活动10min,太极拳运动40min,放松活动10min;训练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C组)30人,为非运动组;所有受试者均无免疫系统疾病。2.研究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问卷调查法,研究不同运动量的24式简化太极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球蛋白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持续时间的关系。3.分析与讨论(1)太极拳运动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本研…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几年来我们在校速滑队以及下队服务中,总结了一套适合冰雪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穴位按摩手法,它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以一般按摩手法为基础的结合穴位按摩,在调节冰雪运动员下肢肌紧张,肌无力以及对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均有积极的作用。这套方法简便易学,作用快,效果明显。我们对81人次业余体校速滑运动员和一些滑雪运动员,在训练后与恢复期经过穴位按摩后,进行大腿围度测量比较:运动员在运动后,由于下肢肌肉疲劳严重而感酸痛,大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围度的平均差值为0.4cm;运动员休息10分钟做下肢恢复性的穴位按摩后,马上测大腿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围度,结果平均差值为1.06cm,穴位按摩前后差值增加0.66cm,这说明大腿肌肉已得到充分放松,疲劳已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3.
刘庆 《健与美》2023,(2):117-119
根据当前对肌肉放松训练的作用研究可知,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消除运动疲劳,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因此对肌肉放松训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常见的肌肉放松训练有三类:分别是拉伸式放松训练、按摩式放松训练以及辅助式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如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足三里反射区按摩对有氧耐力运动后自由基的影响,揭示足反射区按摩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机制。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冰雪运动》2017,(5):49-51
训练课是周期训练的最小构成单位,对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的培养起决定的作用.训练课主要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调整、恢复训练课等类型;教练员是依据根据周期训练计划的安排,依据训练原则、运动员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训练课.训练课的结构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引导性练习、技战术练习、对抗性训练)、结束部分等三个有机部分,三部分划分这是由于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运动训练恢复的有关研究和潜在提高恢复的手段,包括:主动与被动恢复、饮食、运动补剂、再水化、运动按摩、冷冻疗法和综合疗法等。但是,有效训练恢复策略仍不能够完全认识,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羽毛球心理训练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心理训练的内容 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忧患的心理因素,由于在强度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体外反搏装置一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对于它的其他作用,尤其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国内外尚无研究和临床应用报导。肌肉损伤在体育运动中的各类损伤中发生率最高,也是影响运动训练的最主要伤害。及时治愈肌肉损伤是运动训练的主要一环。按摩是肌肉损伤治疗的主要方法,通过按摩能起到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活血散淤,消除肿胀;疏通狭窄、剥离粘连及顺筋复位等作用。我认为通  相似文献   

19.
按摩不仅仅应用于防病治病,而且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运动按摩体系。本文就运动按摩的生理生化效应作一简述。一、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效应的影响正确而合理的运动按摩给机体一种有效的良性刺激,不同的运动按摩手法或同一手法的不同刺激强度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并且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叩打、重推摩等手法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用轻推摩、轻揉等手法促进神经系统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甘泉 《体育科技》2003,24(4):53-54
考生考前的心理准备和考中的心理稳定 ,在某种程度上比运动技术的准备和营养准备更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正常发挥训练水平。根据运动心理学原理 ,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训练 :首先应重视对考生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指导 ;其次 ,采取逆境训练 ,培养考生的顽强意志品质 ;第三 ,采用“实战”训练 ,增强考生的心理承受力 ;第四 ,对考生进行临场紧张情绪转移训练 ;第五 ,重视考生动机训练 ,树立学生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