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子七项全能1990-2007年运动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与世界选手相比无论是在总成绩上还是在单项成绩上均低于世界选手.投掷类项目是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主要项目,运动员在发展速度和跳跃项目的 同时,要把投掷类顷目训练作为攻关项目来抓,使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跑、跳、投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总成绩、各单项成绩、得分情况及技术等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总成绩的差距在1 000分之上;各单项成绩、得分及技术等级均存在不同的差距,表现出各单项发展的不均衡性,其中跳跃类项目差距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外十项全能子项目对总成绩贡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理想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选手的总分与子项得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中外选手各项平均得分进行对比。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训练中的地位排序,指出我国在十项全能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意在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以及尽快提高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当今女子七项全能的总成绩和各单项成绩,通过对女子优秀全能运动员表现特征和影响女子全能发展的各因素进行阐述,旨在发现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及训练规律;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得分情况进行多层次的关联分析,揭示世界运动员总成绩与速度类、跳跃类、投掷类、耐力类项目之间各分类之间以及总成绩与各构成单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寻求其存在不足,同时也为我国七项全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女子七项全能各单项的运动特征及对力量素质的不同要求情况对女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征及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参考文献①中出现的数据计算错误作了纠正,并更正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总分影响的项目关联序列。同时,建立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项目关联序列和我国选手与外国选手差距的成绩差序列及分值差序列。用比值方法找出了七个单项之间的分值大小关系(称项目分值序列),论证了“各单项成绩同总分的关联度与各单项成绩在全能中得分的多少不是一回事”。并用对策论的思想找到了我国与外国优秀选手存在真正差距的项目序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世界和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历年来前十名成绩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对比法,对影响我国全能选手运动成绩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主要是以速度为主的跑、跳类项目。找出了我国与世界优秀全能选手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搜集整理了从1986年至1990年女了七项全能比赛得分在6270分以上的世界优秀女运动员50名,得分在5000分以上的世界运动员40名的各单项成绩和总分,以及第五、第六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的成绩,并按新评分表查出各单项得分并算出总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奥运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1984-2012年共8届奥运会中前20名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和各单项成绩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结果显示,①欧美女子全能选手在奥运会中占有绝对优势,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劣势明显;②从当今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呈现“发展速度、爆发力为主流”的趋势;③100 m、200m和跳远三个项目成绩对运动员最后的总成绩影响最大.建议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发展应该从以下三点着手:①七个项目要全面发展,寻求从投掷项目上的突破;②注重完善和提高各单项的技术;③注重全能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以齐海峰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选取国外10名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10个子项指标,通过子项对比研究找出差距,进而提出训练建议,为今后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龚明波  钟平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09-110,115
根据普通高校七项全能运动训练的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长沙理工大学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拓宽普通高校七项全能运动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为普通高校七项全能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部分全能专家、运动员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1987~1993年间的全能成绩表明,800m水平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800m成绩已成为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作者提出训练方法、教练员的重视程度、选材、恢复和营养、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是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800m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成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在经过发展和提高之后正处于滑坡阶段,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相比,无论在总成绩还是在单项上均存在较大差距,而快速力量性项目(跳远、标枪、铅球)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强 《体育与科学》2002,23(6):38-4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成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主要以全运动为中心,在近15年间经历过了发展、提高和滑坡阶段后,当前又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结构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本质区别,总体结构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水平方面,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世界优秀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相比,表现出相对全能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竞赛规则决定了项目的专项特征。通过对现代五项实施国际新规则后成绩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偏相关性分析,讨论了该项目的成绩结构特征及我国发展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除击剑呈正态分布外,其余子项成绩均呈左偏分布;各子项成绩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马术、击剑、激光跑、游泳;各子项对总成绩的相关性排序为马术和激光跑高于游泳和击剑;激光跑成绩呈逐年上升态势,马术成绩略有波动;男子击剑与激光跑之间,女子游泳与马术之间不存在成绩相关性;激光跑的绝对速度与该子项成绩关系密切。针对当前我国男、女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子项相反,男子以激光跑见长,女子则在游泳中显现优势的特点,提出了丰富击剑与马术训练内容、游泳与激光跑协同发展、女子激光跑借鉴男子成功经验、创设"五合一"训练条件的中国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以2017年“位移分”蹦床新规则出台后蹦床项目各分项成绩与总成绩的关系为研究视角,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蹦床比赛男、女团体决赛中无明显重大失误的男女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研究对象,对男女运动员技术分、位移分、难度分、高度分与总分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男运动员在难度分、高度分和总分成绩上显著高于女运动员,而完成分和位移分无显著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高度分对总成绩的影响最大,难度分最小,而完成分和位移分的排序则显示出性别差异。这些分项成绩对总成绩的影响大小及性别差异性,揭示了不同分项成绩得分在整体动作评价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为蹦床项目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