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种价值理念.然而从个性平等上看,离开现实社会去追求这种不理性的平等,势必会产生一种冲突,即教育发展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种价值理念。然而从个性平等上看,离开现实社会去追求这种不理性的平等,势必会产生一种冲突,即教育发展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张步青  张世成 《物理教师》2023,(8):37-40+45
本文以“升华和凝华”的课堂教学为例,介绍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将核心素养贯穿教学的始终:去哪里?怎么去?到了没有?教的是素养,学的是素养,评的还是素养.“教”“学”“评”始终指向素养,从而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从而传递文化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当下的大学师生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也利于优秀学习成果的产出,因此我们应当构建平等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首先要形成自我认同,达到自我完整,从而不再分离;其次要从伟大事物的角度去理解关注大学师生关系,构建为伟大事物所凝聚的共同体,最终助力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观是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观的审视与反思 ,指陈这种以效率、效益、理性与逻辑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在促进社会、经济、学术等外在目标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其组织管理生活意义的丧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应确立“目的人”、“管理中交互主体性”、“追求卓越”等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理念 ,并把“人的存在、发展、自我完善”作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终极依据和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作文如何“亮”起来?文章从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论述了让作文“亮”起来的常用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去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7.
完善公共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共同追求,本通过回顾“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历史,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有关政策,指出现行教育政策中存在着不平等成份,探讨改善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的教育政策改革应力求最大可能的平等。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是一位实现了教育家精神和改革家实践耦合发展的大先生,是“革命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革命”的典范。在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之前,他业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革新方面做出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包括力主首开“女禁”,开辟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新天地;首倡“教学法”,以“学”为中心引领全国;引进“选科制”,拉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大幕;创办“暑期学校”,发出以教育改造社会之嚆矢。除了大爱、奉献、创造、求真这“四种精神”之外,“平等精神”也在陶行知精神图谱上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他主张师生平等、男女平等;呼吁教学相长,“教”“学”平等;倡导知行合一,“劳力”与“劳心”平等;追求“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相似文献   

9.
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 :“好奇是一品格”。好奇心是学生在认知某一地理事物或对象时 ,所表现的一种心理指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一、好奇心的特征(一 )好奇心是优势的心理过程。伯来恩把它描述为 :“本能地去认识的一种简单冲动 ,它支配和维持注意 ,诱发机体去活动 ,以得到对该物体充分的熟悉 ,它驱策学生接近所学内容 ,进行思考、探究”。(二 )好奇心的不稳定性。它比较容易激发。好奇心的关注强度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与事物的新异性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异性越大 ,学生好奇心维持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作文如何“亮”起来?文章从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论述了让作文“亮”起来的常用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去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