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作文》2004,(12)
正方观点押小学生不应该有零花钱正方:我方观点是小学生不应该有零花钱,因为小学生只会拿它来买东西吃;还有小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有了零花钱熏就会想着买零食,影响学习。反方:对方辩友此言差矣。因为有了零花钱,不一定非要买零食,可以买些需要的文具呀,有谁会逼你买零食吗?我方以为,有零花钱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合理用钱,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正方:对方辩友说有零花钱可以锻炼理财能力,如果现实果真如此,那确实不错,可是对方辩友对小学生如何支配零花钱做过调查、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吗?反方:这项工作我们正在调查之中,用不了多久便会给对方辩…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裕的地区,学生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好,零花钱自然也少不了。怎样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零花钱,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首先我对同学们的零花钱的多少及使用情况做了一个深人的调查。我在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中发了一份问卷,问题是“你有多少‘压岁钱’,每个月多少零花钱,是怎样使用的”。在收回来的几十份答卷中,我了解到,孩子们过年的‘压岁钱’,少的有两三千元,多的有六七千元甚至上万元,平时他们每个月的零花钱也在五十元左右。这么大数目的“财产”…  相似文献   

3.
李娟 《江西教育》2006,(7):15-16
课题的确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选择这个课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又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怎样指导学生使用零花钱?从学校的教育现状看,对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对滞后,以致产生零花钱问题的诸多负面影响。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决不能忽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百分数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零花钱的情境,不仅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陌生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前,我调查了全班学生每月的零花钱数量与使用情况,然后编成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是:98.9%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月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学生们用这些零花钱买了些什么呢?就说我们班的卢一恒同学吧,他每月买零食花的钱数占他当月零花钱总数的60%,买玩具的钱数占了20%,买学习用具的钱数占了6.5%,买书的钱数占了10%,存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教育》2006,(23)
中小学生月花逾300上海父母太“大方”●家庭每月经济收入在800元以下,而子女每月零花钱却逾300元。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采访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及市郊的名牌、普通中小学近3800名学生及近1000名家长,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中小学生每个月零花钱数目不小,上海家长对子女太“大方”。在调查中,上海中小学生平均每月所拥有的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9.1%和28.9%,不少中小学生的零用钱甚至达到月均300元以上。与此同时,上海小学生每年度所拥有的压岁钱金额普遍较高,76%的小学生压岁钱金额超过500元,其中11.8%的小学生压…  相似文献   

7.
如今拥有零花钱的小学生越来越多。可是他们是如何看待零花钱,如何使用零花钱的呢芽对此,我们六年级(316)班的同学,在双休日里对107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A.获得零花钱在107位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只有7人没有零花钱,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有62人每月零花钱在10-50元之间,约占总人数的60%。调查资料显示,107人当中,有78人主要是从父母那里获得零花钱,约占73%。B.看待零花钱从调查中我们得知,有49位同学希望自己每月零花钱的数额在10-5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46%;有39位同学希望自己获得的零用钱越多越好,占36%;另外有4人不希望自己有…  相似文献   

8.
李娟 《江西教育》2006,(14):15-16
课题的确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选择这个课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4,(12)
记者:你的零花钱是怎样使用的?王雅璐:我把零花钱的一半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另外一半存起来。江雨齐:除了必须要用的钱(买书等)先放好,别的钱就可以自己花了。吴正超:平时要用的东西爸爸妈妈会帮我买,我把零花钱攒起来交学费。沈晨:零用钱是用来买零食和打电话用的。王逸文:每个学生都有隐私权,零花钱也应该让学生自己支配。陈晓安:我的零花钱都放在储蓄罐里,一般都不去动它,除了急用的时候。吴英楠:买了东西,要用本子把账记下来。郭政俊宏:有些同学得到了零花钱就去买食品、玩电子游戏,我觉得小学生应该把钱存起来,买书或学习用品,用来资助…  相似文献   

10.
从一项对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的道德状况调查看到,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有86.7%的孩子平时兜里装着零花钱。虽然相当多的孩子把零花钱用在了帮助他人或孝敬长辈上.但“给同学买礼物”、“与同学聚会”这些人情消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34.5%。调查中,有12.7%的孩子明确表示赞同“生活节俭太小气”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1.
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已成为普遍现象。有的小学生兜里常常揣着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零花钱。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甘肃教育》2014,(11):5-5
学校校规管学风、管纪律、管考勤,但你听说过校规管零花钱的吗?武汉市洪山区英格中学就有这么一条校规,要求学生每周零花钱不超过10元上限,而且这条校规已经执行了1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零花钱也逐渐增多,消费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这种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往往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忽视。致使不少学生出现消费行为的偏差。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不仅是培养一种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可采用下列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光江 《宁夏教育》2002,(10):64-64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来源。其来源于儿童生活、自然、社会三者中两两之间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地带。如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电子游戏与小学生”“零花钱的使用”,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传明 《中国德育》2013,(23):51-51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州某小学生爸爸是个老板,每天给儿子100元零花钱,要求必须花光,花不光回家要挨骂。当前,一些家长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管理、去消费,这无可厚非。但是,孩子管理、消费零花钱的过程,也是他们实打实地面对金钱,形成金钱观的过程。如果盲目地给予孩子大量零花钱,对他们消费听之任之,或者对他们消费大加鼓励,势必会造成孩子的拜金主义和浪费习惯。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因此,家长亟须端正教育理念,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孩子正确消费,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问卷对甘肃张掖市5所小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家长、政府部门政务公务管理人员采用谈话调查,发现以下事实:所有被调查学校里都已经开设微机课;88%的学生的父母不鼓励小学生上网;81%的学生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91%同学回答自己周围的同学有向家长骗钱上网的行为;只有19%的同学回答自己进入网吧时工作人员阻止进入网吧,其他同学没有受到过阻止;小学生上网的资费60%以上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75%会在网上玩网络游戏;上网时碰到不良网站,23%的同学会很好奇地进入;近八成同学对网络存在依恋,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分析这些事实,可以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必须整顿网吧市场,严禁小学生进入网吧。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应当在学校或家庭中有成人指导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世保 《小读者》2010,(10):37-37
英国的私立学校管理特别严格,校规一大堆。和中国父母直接把零花钱给自己的孩子不同。在这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从学校领零花钱。而且必须先登记。因为学校的“零花钱制度”是父母把钱打在舍监的账户中。  相似文献   

18.
承袭父母官职小学生经常出血请客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日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小学上演了这样一幕。课间休息,几个正在一起玩耍的小学生冲着一位同学说:“王局长,你爸给了你多少零花钱?”  相似文献   

19.
周叶茂 《家教指南》2007,(11):19-21
"零花钱"(pocket money),这是一个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的词语。在中国文化中,"零花钱"指用于零用的散钱。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零花  相似文献   

20.
课题的确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选择这个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1.课题的确定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最近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每当上学、放学的时候,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买零食的学生,他们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