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社会语境的转换,后现代美学及艺术在观念上发生了嬗变,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肉身成为叙事主体。在肉身叙事的过程中,后现代艺术运用混合的叙述者视角策略、多义复杂的信息内容策略以及多元的媒介策略解构了现代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使艺术在内核、形态等方面具有了平面化、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现代艺术的很多样式和创作方法,思维观念对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极积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后现代艺术无论是创作方法和艺术样式多是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传承和创造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有一个为人漠视和程度不等地误读的艺术创造思想引线,这就是海德格尔对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包括接受者)的地位及其与创造之关系的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中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艺术之思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对人类艺术的创造性存在之谜的破译,对存在与人之本质关联难题的猜解,也是对传统主体形而上学的主客对立思维方式与人类中心主义迷误的消解与解构。  相似文献   

4.
使用动漫艺术对经典童话进行再生产,是伴随20世纪后期经典消费浪潮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艺术现象,动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它有特定的内涵及现代特性,动漫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它又解构消解了经典童话原有的审美特征和深度意义。它糅合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童话艺术,是童话的艺术新宠。它解构经典童话的再生产,促进经典童话的艺术再创造,开拓出了一个美丽的大众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5.
西方后现代艺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课题,要清楚认识和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就必须和西方现代艺术结合来探讨.本文正是以西方后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有着宏观上的延续和变革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现象和影响,以及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艺术界对西方后现代艺术应持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代艺术的反叛,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美学艺术不乏宝贵的洞见。但其对"解构"的迷恋使其滑向虚无主义,最终走向自毁。无论是现代主义也好,还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也好,都是拒绝担荷意识,拒绝美的,大自然与生态之美也通通是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这样一种艺术显然是与正在来临的生态文明格格不入的,因此时代呼唤新的美学,新的艺术——一种能够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美学艺术。当代西方日益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显示的新取向,特别是她对建设性与创新的强调,对美和自然美的高扬,对意义和归属感的追求,对艺术家社会-生态责任的担荷意识的标举以及对重建人与自然亲合关系的不懈努力,对于我们立足中国现实构建这样一种新的美学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主义的发展中诞生了后现代主义艺术与艺术技巧,是文学艺术科技化、商品化、符号化的结果,后现代艺术可以打破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一维性,是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最根本区别.其目的最终是以反叛性的物质化形式达到将现代主义的多元中心彻底地解构为商品多样化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个渐变过程,来确定后现代艺术理论形成的过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众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的美学。在美学史的前现代及现代阶段,理论家们对“美学”学科的理解一直是片面、狭窄的,集中表现在将理性与感性、艺术与生活、内容与形式、作与读主观“放对”,人为地将之置入到几个“二元”结构系统中去。大众艺术则反对这样的“美学”,甚至反对任何一种企图借“规范”之名施“约束”之实的理论。但在对传统和现代主义“二元”理路的实践性反驳中,它依然表彰了一种“后现代”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的艺术思想与黑格尔艺术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联系。闻一多具有自觉的艺术本位观,并从本体论的角度_观照艺术;他自觉而熟练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艺术现象;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如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知性不能掌握美等,闻一多的看法与黑格尔也无不契合。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体现在人类的生物、物质、社会和精神性生存等几个生存层面的一种本质力量和生存方式。但艺术追求完美的本质难免与“神圣”的概念相混淆,成为“神圣”的言说方式,在传统化价值预设的“神圣”化过程中,艺术自然地被神化了,因而难免在现代、后现代哲学对传统化价值批判中成为批判和解构的对象。然而,艺术的变化并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依附在艺术身上的思想观念,在当今哲学与化的融合中,哲学对艺术的“他律性”已经很明显地支配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节奏是构造“主体之美”、感受“客体之美”的基础,因而也是现代美育应该研究的重要概念。综合节奏感的培养,是现代美育的现实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及工艺材料的不断发明创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模式、内容以及经济和化价值导向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纯诗体是指20年代到30年代在诗坛上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式,是中国纯诗运动的成果。纯诗体受西方现代唯美主义文化的影响,认为诗歌的本质是美,诗歌是超功利的;在创作上注重形式与技巧,并和本土的艺术观念加以调和,形成了纯诗体的内外兼美的艺术品质。在诗歌的节奏上,纯诗体注重诗歌的节奏美;在表达技巧上,纯诗体讲究语言的"音"、"色"等元素的表现能力;在意象的组织上,纯诗体主张一种特别的逻辑"诗的思维术"、"诗的逻辑学"。纯诗体对现代诗体的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与用,是多年来陶艺的审美准则。随着现代陶艺造型的抽象化,装饰的多样化,题材、内容的宽泛化,告别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走向纯艺术,是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艺术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关注的基本层面是: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技术复制与意义,后现代性问题与艺术危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企图探究消费社会语境中后现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多诺对化工业和现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的考察发现,这两之间存在相对模糊的界限以及它们自身结构中不同的技术。化工业有其限制消费思考的特征,现代艺术有其认知特性。现代艺术的自律性和化工业的他律性有各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间美术审美内涵在我国美术形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审美内涵的分析,认为其内涵包括追求和合美满的情感表达、创造丰富质朴的艺术之美以及渴望生命的信仰折射等方面,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泉,现代美术形式只有和民间美术结合,才能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艺术已经步入以电子媒介符号为主导的艺术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现代媒介艺术阶段.现代媒介艺术以现代声光与电子技术为创作与传播手段,运用艺术审美思维,通过声像合一的现代媒介语言,在特定的媒介时空中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受众提供以审美和娱乐为中心的综合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