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代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着就什么是人文精神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现状十分严峻。高校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在教学中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传承相统一、审美教育与情感教学相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伦理教育相结合来激发、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代职业院校的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无不浸润着人文精神的素养与情怀,是大学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的灵魂。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在于其拥有胸怀广博的人文精神,具有对世界各种文化思想碰撞的包容性。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经常忽略人文传承和历史积淀,使传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行为约束在校园中,且渐行渐远。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既是塑造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完美人格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民族精神的兴衰。  相似文献   

4.
鲍红 《文教资料》2009,(27):192-193
当前在我国少数大学生身上存在人文精神欠缺、人文素质不高的现象.从高校角度看,主要是办学思想过于功利、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传统文化缺乏传承等原因所导致的.要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高校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端正办学思想;以文化经典教育为切入点,培养人文精神;在教育的每一环节渗透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任滢 《河南教育》2014,(8):26-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确立了新时期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新任务、新目标。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的主要阵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话语空间,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浅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要把它放在整个社会环境、整个校园环境和管理体系中去揭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一般规律,要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首先要加强社会人文教育,营造人文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从根本上平衡办学的经济和人文导向,调整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建立大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保障机制;第三要提高教师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培养:高校德育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张扬、社会功利化、社会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因此,高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一,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其二,大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三,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其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对"人文精神"的误读,即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立、将人文精神误读为文人精神、将人文教育误读为文科教育。要矫治这种误读,需要提高理科教师的哲学与科学史修养,挖掘科学的人文价值,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表现。弘扬人文精神,贯彻"科技与人文融通"的教育理念,面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本文阐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文化和思想多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而言,在完成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同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文章立足于这部分教学工作,探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问题,意在明确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培育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路径。通过实践分析可知,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升人文素养,结合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积极组织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互动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从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融入人们精神培养元素,体现人文精神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想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有以下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语文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人文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唯一途径。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人文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一致,育人内容契合,育人方法统一。人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有助于大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人文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包括:优化育人手段,提升融入效果;立足学生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和谐校园;提升教师素养,增强渗透效果;利用宣传设施,宣传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在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目的是传承人文精神,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正确把握教材传达出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人文精神。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文章主要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的具体路径,以期能够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与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经典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忽视国学经典学习,造成高校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针对当代社会功利之风盛行的现状,在高校大力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认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大力强化人文教育是关键;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是条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之一近些年表现出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代显得尤为迫切.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这不但与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建构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昌盛、富强.  相似文献   

19.
蔡玉霞 《林区教学》2012,(10):44-45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在整个社会环境、整个校园环境和管理体系中去揭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一般规律,结合实践,突破理论,用系统的眼光看问题,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体系,包括社会人文氛围的培养、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专业设置的调整、教师和学生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等,由内到外,由点至面,由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从社会、学校、教师等角度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坚持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哲学素质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加强审美能力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