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是相关于人的设计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室内设计不仅是对空间、界面等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的把握与设计,也是对室内产品的设计与布置;产品设计不仅要考虑人,而且要考虑到与人所在环境的协调一致性.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将更为密切,并趋于高度协同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形式美法则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互联网的网页界面,在网络的不断发展中,与视觉艺术互相影响,又通过强有力的商业动作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网页界面的视觉文化。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网页界面的视觉设计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知识生产与知识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与知识产品有着各自的特征,但两关系密切,知识生产与知识产品制造同样存在区别,知识产品有其生产发展的基础,它们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产品的不断发展充分体现着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产品大量涌现,UI设计被提到新的高度,已成为塑造企业产品形象,实施企业设计战略不可缺少的部分。UI设计在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表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硬件界面设计和软件界面设计,硬件界面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等元素不同组合构成实体界面来体现;软件界面设计是指人与产品之间的信息界面设计,大多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UI设计对产品形象构建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其简单、自然、友好、一致的界面,即满足了消费者的实用需求、又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5.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和谐发展依赖于构成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生活安定和职业的良好发展,而每个社会成员安定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行为的不断提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7.
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其目的是揭示人类发明创造的规律,促进人们不断自觉的发明创造,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素质与思维息息相关,而人的思维具有阶段性,其年龄、家庭、社会、教育等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构成了人的思维发展的条件,因此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提高个体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价值,要通过社会机体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不断促进社会成员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并将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融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伦理关怀:产品人性化设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品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现代企业敏锐地发现这种需求的变化,开始重视其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提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重视产品对消费者的伦理关怀。让消费者感受到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和精神追求的一致性,企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  相似文献   

11.
视障人员考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读屏技术成功开发了视障人员考试平台。包括出卷、考试、评判与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了主观题的考试和评判。其考试模块是针对视障人员开发的,操作全部使用键盘,简捷、方便,信息反馈全部通过语音给出,实现了针对视觉缺陷的听觉补偿。该系统是一个面向视障人员的课程考试平台,可以用来处理任何课程,实现了考试管理的自动化和客观化。  相似文献   

12.
试论“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创造现代化的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地球生态失衡,其中,包装材料的非科学化使用,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包装"设计的科学思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其设计理念也正是人类对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绿色包装"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包装从原料的选择、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设计艺术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质性",而逐渐趋向对"非物质性"的表达或设计。设计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实体的产品,它也可以是某种信息或服务,这使得设计艺术在以往许多设计思维、设计方法方面的限制被突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在设计领域的渗透,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获取信息的种类都是空前的,这使得设计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数字化的设计创作也是根植于人的思想,始终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创造,离不开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4.
Product designer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bringing technology to life and it is predominantly males as designers who ‘clothe’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s which utilise it. Consequently products used by and identified with women are in fact designed by men. One of the guiding precepts of design as it is taught and practised, is that people buy particular artefacts in order to express and/or confirm their identity.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 success of gendered design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reflected the social construct of gender difference. I argue that this has remained unchallenged to date and that the gender stereotyping of products further stereotypes technology. The theoretical debates about gender and technology are rarely introduced to product design students because the predominantly male lecturers are reluctant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任何一种机电产品,使其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取决于操控它的人,更取决于产品的优化设计,这就是设计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现在,人的价值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因此人机工程学被引入到机电产品设计中来。只有做到机电产品的人机性能与使用舒适性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机电产品人机性能与使用舒适性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逐步提高,产品的情感表现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从设计符号学方面探讨如何使得产品通过其造型、色彩、材质等元素有机地表达出产品的情感,可以使产品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更具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分析视觉主导的文化,分析异彩纷呈的图形图像,离不开它的主流承载媒介——屏性媒介。与传统纸质媒介不同,屏性媒介具有混合性、整合性、技术性、直观性、浅白性、新感性等多项视觉特质。由此引发的价值建构、人的主体性合理关照、文化隐喻的深度考量和伦理价值的设计与规范等问题亟待我们对其进行深度反思。屏性媒介主导下的视觉艺术形式只有超越现实的功利境界和审美境界,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将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结合起来,寻求功利审美伦理和谐统一,才能使屏性媒介为人类和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elevision has become a nearly ubiquitous feature in children's cultural landscap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into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indicates that the likelihood that children will learn from screen media is influenced by their develop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on-screen characters, as much as by their developing perception of the screen and their symbolic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information presented on screen. Considering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children under 6 years learn from screen media can inform teachers, parents, and researchers about the important na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early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 finding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suggest the social nature of learning, even learning from screen media.  相似文献   

19.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儒家茶礼是中国传统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符号,以茶品及茶仪为载体,对人们进行礼法、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茶礼中包含的仁爱、包容、诚信观念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契约"渗透到中国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中,指导人际交往进而达到社会秩序的规范、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