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   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 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数量词。那么,什么是数量词呢?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简单,虽然我们以前从没有学过它,但同学们早已在生活中运用了它。不信,咱们表演一个小节目,看里面有没有?我这里开了一个小商店,请几名同学来买东西。(师扮演售货员)小朋友,你买什么?生:阿姨您好,我买一袋酱油。生:阿姨,我买两个面包。生:阿姨您好,我买一块橡皮。师:刚才来买货的小朋友真有礼貌,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清楚。下面我再问大家一遍,刚才这几位同学都买了什么?生:一袋酱油,两个面包,一块橡皮。师: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4.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的绮丽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围绕着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老师先根据举手情况指名3人,请第3名同学推荐一人读书)师:你为什么推荐他呀?生:他平时读得好。师:看来你很懂得去欣赏别人。(请第4名学生再推荐一人读书)老师有个建议:平时由于性格等原因不爱发言的同学,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5位学生读全文)师: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基本上做到了正确、流利,相信在深入学习之后会读得更好。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有关蝉的诗。)师:奉港的同学真不错,刚才你们读了那么多的诗,有些诗真的我不知道。所以我相信这节课是上得很好的。首先想请一个同学说一下,像这样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指一名学生)好,你说吧!生: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师:科学小品,呵,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生:它写得生动活泼。师:生动活泼。你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主动做家务》。同学们,看了课题后,你想通过本课了解哪些内容呢 ?   生:我想了解为什么要主动做家务 ?   生:我想了解主动做哪些家务 ?   生:我想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做家务的 ?   师:很好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节课我们都能够解决。 (师讲邻居小朋友李小明在家帮家长做家务的故事 ) 师:从这天起,小明天天如此。转眼间,到了这个月的月底。晚上,李小明交给爸爸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   一个月以来,我每天帮你们做家务,现在是经济社会,希望你们能给我相应的劳务费。清单…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实录 上节课我们利用光盘跟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大家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和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师:同学们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好!生:大家好!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生:(齐)灰雀。师:先请大家读读这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寓言,你还记得这些寓言的题目吗?生:记得。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师:说得很好。请想一想:寓言是什么意思?则是什么词?生:寓言就是假托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小文章。生:寓是寄托、假托的意思。生:则是表示量的词。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这节课我请同学们先看一幅图片。(出示投影:一个汗流满面的人正在一棵一棵地拔禾苗。)谁来说说图片的内容?生:一个人正在干活。生:一个人往高拔禾苗。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评:投影放图片,有…  相似文献   

11.
一、揭题定标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循环小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 ,大家认为我们要研究哪些内容呢?谁乐意说说……生甲 :我想研究循环小数的意义是什么。生乙 :我们要了解循环小数是怎样的数。生丙 :什么是循环小数。师 :大家说的都很正确 ,我同意你们的看法。综合同学们的意见 ,我觉得这节课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循环小数的意义。(板书 :意义)二、猜想师 :既然明确了学习目标 ,首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循环小数应是怎样的一个数呢?(思考片刻 ,学生们纷纷举手)生A :我想循环小数一定是个小数。师 :唉!可能是。生B :我…  相似文献   

12.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会了生字词 ,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弄清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 ,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这一教学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作了简要的总结 ,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再现 ,又交代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学有目标。)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称象的故事。师 :你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曹冲为什么要称大…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呢?生1: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从他让梨,我们看到他身上有一种谦让的品质.生2: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学习好的品质.师:生活中你会这样做吗?会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教师开始拓展文本)(大多数同学举手)师:我们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谈谈好吗?生1:我不会让!如果我很想吃那个大的梨,不可以吗?我最小,哥哥们不应该让着我吗?  相似文献   

14.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师:对,它会变,我也会变,你们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是什么》。(板书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小小图书馆”一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生:(异口同声)喜欢!师:你们都喜欢看什么书?生:《十万个为什么》……师: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这节课哪位同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老师就把这些漂亮的书签作为奖品送给他.你们想得到吗?  相似文献   

16.
师 :认识了量角器 ,你知道如何使用吗?生1 :可以看说明书。生2 :可以请教老师。生3 :可以查资料、翻书师 :同学们想的方法真好 ,可以从不同途径学到使用量角器的方法 ,但你现在有量角器的说明书吗?找一找。生1 :没有说明书。生2 :老师 ,买了量角器为什么会没有说明书 ,这不规范 ,现在买家电之类的东西都有说明书的。师 :同学们讲得也有道理 ,那我们可以自己来设计一份量角器的说明书呀?生1 :我们还不会使用量角器 ,怎么设计量角器的说明书呢?师 :同学们刚才不是想了好多方法去学习使用量角器。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资料、翻书 ;也…  相似文献   

17.
议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你们猜猜看,这个课题的内容会是什么? 生:解答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生:与除法应用题有关的数量关系。 生: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除法应用题。 师:你们是怎样猜测的? 生:这个课题与前面学过的“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类似,所以,我想本课一定是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解除法应用题。 师: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来解答除法应用题。那么,你们知道有哪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呢? 生: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瞑的足智多谋,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教学过程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先来听一段动听的音乐,看谁最聪明,能听出音乐表达的内容。(放录音。)生:我听到了马蹄声。师:听到音乐你仿佛看到厂什么景象?生:我好像看到了赛马。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这将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师: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田忌为什么赛马?生。:田忌和谁赛马?生c:他们一共赛了几…  相似文献   

19.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把大家的老朋友请来了,她是谁?(多媒体播放《东方儿童》节目片头及主持人“月亮姐姐”。)生:月亮姐姐。师:是的,这是咱们喜欢的月亮姐姐,你们想跟她说说话吗?生:想。师:可是,北京离这儿很远,怎么说呢?生甲:可以寄封信。生乙:可以打个电话。生丙:可以拍电报。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我国的通讯事业很发达,跟亲戚朋友联系可以有多种途径。不过,目前人们最常用也最方便的是寄信和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寄信和打电话。(板书:第三课寄信和打电话)[评:用学生熟悉并且喜爱的“月亮姐姐”迅速地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