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苏教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中借鉴元曲小令的元素,围绕一定的主题,采用韵文的形式设计编写了不少词串,教师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通常称为词串教学。阅读教学中本没有词串也谈不上词串教学,但在最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将课文中的生词以及相关词语、词组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词串,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教学。其目的或者是使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更加深入有效,或者是以词串文、连词缀  相似文献   

2.
词串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独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读不出词串所营造的情境,优美的词串竟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词语,毫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中借鉴元曲小令的元素,围绕一定的主题,采用韵文的形式设计编写了不少词串,教师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通常称为词串教学。阅读教学中本没有词串也谈不上词串教学,但在最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将课文中的生词以及相关词语、词组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词串,对这些词串进行的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词串教学。其目的或者是使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更加深入有效,或者是以词串文、连词缀文,实现阅读教学和词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因此,在设计词串时“不必追求像词串识字中的词串那样押韵合辙、整齐划一,关键是确定一组词语之间的联系”[1]。实践中发现,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可能设计不同的词串,同样的教师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可能设计出不同的词串。本文拟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词串及注意事项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词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识字形式。通过词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低年级学生对这种识字形式很感兴趣。我是这样进行词串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国标本1~2年级学段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  相似文献   

6.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识字”课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国标本”第一学段,四册课本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举例来说,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骏马秋风塞北蛐杏花春雨江南蛐椰树骄阳海岛蛐牦牛冰雪高原)。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语的串连,就像冰糖葫芦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词串识字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上面这个词串就列举了塞外风光…  相似文献   

7.
词串识字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苏教版标准本》)从一年级开始,在识字部分出现了一种词串形式编写的识字课文。所谓“词串识字”,实际上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以词串形式用于识字的韵文(或片段)。请看《苏教版标准本》一年级上册的《识字6》:喷泉雕塑音乐厅/花坛草坪林阴道/大厦电梯停车场/轿车地铁立交桥。  相似文献   

8.
金玉 《教师》2014,(2):108-108
1.依据文体特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词串很多教师在设计词串时.只关注文章中的字词,不关注文体.文体意识的缺乏导致了词串设计的千篇一律。其实词串的设计应该凸显文本的特色。才会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选择人物介绍的方式设计了一组词串来导入新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1~2年级学段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的课型。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仄的,是词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相似文献   

10.
<正>词串识字就是将几个表面看起来不相干的词语联系起来的方法,但实质上,这些词语有着密切的关联:词义相关,押韵合辙,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识记。这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识字编排特点。那么如何进行词串识字教学呢?笔者现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自主认读,巩固记忆词串识字的重要特点是合乎儿童的认读习惯,听起来悦耳,念起来顺口,同时还能够加快儿童自动化认读的识字过程,巩固记忆。低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认读生  相似文献   

11.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小学1~2年级语文教材中共有词串识字17课。所谓的“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形象地比喻它为“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儿”。这种新的识字课文一出来就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教师们都在孜孜以求,不断地思考、摸索、尝试,希望找到“词串识字”教学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2.
谈「词串」     
一“词串”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新编排的识字教材。编者借鉴传统的蒙学经验 ,采用独具匠心的编排方式 ,为小学生识字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识字教学的一个新形式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词串”呢 ?一、从“词串”的特点看词串“词串”在古代传统的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它不是单纯串词 ,而是抓住典型的事物 ,把同一类型或同一场景的事物集中起来。如第一册识字 (二 )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从表面上看 ,这是 12个相对独立的词语 ,但细细读来 ,这些词语构建的是一个相…  相似文献   

13.
"词串识字"是对传统韵语识字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今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中,都编排有一定篇目的"词串识字"。"词串识字"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识字教材,教师该如何教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坦言:"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笔者  相似文献   

14.
词串,是一首无声的歌曲,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词串,是一幅留白的图画,形象可感,令人遐想;词串,是一串风铃,一线串起数个铃铛,美好巧妙。作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词串将原本孤立的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连成合辙押韵的韵文,糅合了古诗的节奏和意境,在“润物细无声”中,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在射阳参加了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其间观摩了射阳县双语小学刘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笔者愿意与同行一起分享这节诗意的课堂所流淌的美。一、引入情境,蕴含美课始刘老师打破常规,没有使用课件,也没有使用华丽的导入语,而是选择了几组与词意境相通的词串,把学生带入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将意境深远、情意悠长的古典美蕴含在情境中。【片断一】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示几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师:看到这些词语,同学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生1:这些词都与农村的生活相关。生2“:…  相似文献   

17.
词串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教版新教材的词串识字以特定的时空事物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一串串词组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那么,这一类课文应如何教学呢?现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词串识字借鉴了传统韵语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思相关的词语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起来识字。词串识字有整体性、形象性、可读性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把词串识字上得诗情画意。词串识字是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表面看,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且押韵合辙,是词儿的串连,所以称为"词串"。词串识字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  相似文献   

19.
学校承办一次面向全省的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安排我执教《识字5》一课。《识字5》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节词串识字课,四行词串分别提及了冬天的天气、岁寒三友、过冬的小动物和小朋友参加冬季锻炼。在试教及展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编辑部的专家以及省、市、区教研室老师的意见,我对于岁寒三友和小动物过冬两行词串的教学处理,做了较大的改动,由此折射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引  相似文献   

20.
许春花 《成才之路》2013,(30):30-30
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词串韵文,这些词串韵文都围绕一个中心,将有相关的词语串联起来,组成了一篇篇朗朗上口的韵文。文中还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适合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在教学中,不仅发挥其认字作用,还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以一年级下册的《识字5》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