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们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走过天真烂漫的童年,走过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向英姿勃发的青年。我们从懵懂无知走向聪慧明理,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从单纯走向复杂,我们从软弱走向坚强,我们从依附走向独立。我们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2.
从混沌走向清晰——百年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轨迹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百年语文教育史,其实也是一部语文教育科学化的探索史。这种科学化主要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从人文教化走向母语教育,教学内容从面面俱到走向突出重点,能力培养从感悟摸索走向掌握理法,训练体系从盲目随意走向系统有序。因此,科学化的语文教育课堂表现出浓厚的理智性、确定性、逻辑性、可操作性,语文教育告别混沌和蒙昧,走向明确和清晰。  相似文献   

3.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从知识接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在教学内容上,从分科走向综合,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在教学过程中,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4.
沈晓阳 《天中学刊》2003,18(3):53-56
随着小农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社会伦理也迫切需要实现由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转化。这种转化主要应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在道德价值上,从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统一;在道德关系上,从扬公抑私走向公私兼顾;在道德准则上,从单向奉献走向双向服务;在道德层次上,从单一层次走向多元层次;在道德手段上,从“软性约束’”走向“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在国内蔓延开来。儿童学习英语也从试点走向试行,从观望走向参与,从投入走向热衷。本文主要论述学前期的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6.
探讨和研究了中国朦胧诗5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揭示了中国的朦胧诗风演绎的动态:从古典走向现代,从阴柔走向阳刚,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7.
走进新课程,课本不再是经典,老师不再是权威,教室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和学生一起从经典走向生活,从接受走向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新高考也着力体现这一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试卷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有的关注生活现象,有的关注生活用品(具),有的关注学生的娱乐活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高考中与生活相关的试题的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9.
从1955年首次颁布《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迄今,我国6次统一颁布中小学生守则,3次统一制定、1次由各地制定与发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历史变迁可划分为双守则初创时期、双守则简约时期、双守则+双规范并行时期、单守则+双规范并行时期等,共有四大变化,即从政府制定到全民参与、从整齐划一到顾及各地、从守则单行到守范并行、从基于应然到关注实然。前瞻未来,这些走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高度:制定目的,走向立德树人;制定视角,走向儿童立场;制定依据,走向循证实践;制定程序,走向下上结合;制定参照,走向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思是针对语文教学过于情感性与随意性而提出,它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必然遇到的节点。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理思必然会浮出水面,引起教师重视。教学理思包括教学设计从教学走向课程,教学过程从随性走向灵性,教学内容从纷呈走向适切。  相似文献   

11.
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的崛起,WTO的加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使得中国成人教育正经历着一次新的变革,突出表现在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上。即从关注职业走向关注人生;从关注学校走向关注社会;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相似文献   

12.
1、“唯本”观念八十年代初,语文教学界流行一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口号,这对当时迅速扭转语文教学混乱无序的局面,让语文回归它的自然本性,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时间已过了二十多年,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表面上看来是资源、市场、资金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人口素质的竞争、随着时间的进程,当今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从绝对走向相对,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科学思维方式的变化也…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只有依法治校,才能进一步使学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标准化,从经验走向科学,不断创新,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芳芳 《考试周刊》2010,(21):197-198
当代教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发展趋势,即在基本理念上,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在理论基础上,从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在研究方法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两相结合。借助整合,教学研究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整体主义哲学和课程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实践经验后提出的,具有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回应世界教育变革的多重价值。在实践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在传统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一些转变,包括:在理念上,要从分科主导走向有机整合;在目标上,要从知识学习走向育人为本;在实施取向上,要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创生;在组织方式上,要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6.
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功利性走向娱乐性,从理性化到感官化增强,是当前大众审美观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不断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作文教学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致力追求相应的作文教学新策略:坚持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的价值观;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的本源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观;从线性的系统化走向非线性的模糊化的序列观;从僵化复制型思维走向多元创新思维的思维观以及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校园象牙塔走向社区与社会,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一、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实施的导航器。课堂教学评价要运用现代评价理论,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关注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建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导向,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20.
卢丽君 《河南教育》2006,(1S):30-32
绿城的深秋,树叶飘舞,秋风送爽。这是一个金黄的季节,一个从年轻走向成熟、从积累走向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