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家作为对教育本质有深刻体悟、对教育信念有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卓有建树的教育及文化大师,是教育精神和品格的活的标本和示范。在教育家的称号中聚集了社会对纯洁、高尚、正义、良知、文明等美德和理性的期待和寄托,对其应持谨慎而恰当的态度,切莫误用或滥用。尤其勿将教育官员与教育家轻率地进行换算,以维护教育家称号必须的纯洁性和珍贵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称号始于近代,起初常作为中性词,后来逐渐被赋予褒义,作为对具有高尚人格、杰出贡献和较大社会影响的教育工作者的誉称。教育家称号能够满足杰出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需要,寄托着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期待。同时,教育家称号具有滞后性和相对性,古往今来真正献身于教育之士看重的并非称号本身,而是称号所承栽的实质性内涵。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继孔子之后我国教育史上第二个获得“教育圣人”(郭沫若语)称号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特别是乡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联系到今天我国农村教育实际,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称号,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应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品质,即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教育家斯霞、霍懋征一生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浓重的教育情怀,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则体现出典型的世俗超越,他们真正以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为追求,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形成了教育的脊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教育家而且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期盼着更多教育家在"超越世俗教育情怀"的牵引下而诞生。  相似文献   

5.
区别于“教育工作者”这一概念,汉语中的“教育家”是对极小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尊称。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论。教育家说到底必须是教育实践方面而不必是教育理论方面的“家”。单纯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单纯的教育学者很难称得上教育家。教育家应该是教育实践领域中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不论官方授予称号还是民间赋予称谓,都需要考虑人们心中的那杆秤,需要顾及现实语境中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心理”,不宜过于随意,门槛不宜过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具有“教育家天赋”的人在良好的制度与文化土壤中通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滋养、锤炼乃至考验“生长”出来的。作为教育实践人才金字塔之塔尖部分的“教育家队伍”的规模十分有限,“我们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家”这样的说法有罔顾可能、用力过猛之嫌。在认识、判断乃至推动教育家队伍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上需要有足够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曾琦云 《学子》2004,(12):40-41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许多学习、启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立平 《辅导员》2013,(15):15-19
教育家是个崇高而神圣的称号,素有内敛和谦慎特质的中国教育同仁,多不敢以教育家自居。本期,我们要向大家推介这样一位教师,一位教龄和班龄一样长的老师,一位在班主任岗位上"玩"着自得其乐的老师,一位被许多年轻班主任称为"神父"的老师——郑立平。虽只是一线教师、平凡的教师,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着,但他对教育同样怀着梦想与追求,努力"像教育家一样工作和生活"。让我们一同来聆听——  相似文献   

8.
郑立平 《辅导员》2013,(10):15-19
教育家是个崇高而神圣的称号,素有内敛和谦慎特质的中国教育同仁,多不敢以教育家自居。本期,我们要向大家推介这样一位教师,一位教龄和班龄一样长的老师,一位在班主任岗位上"玩"着自得其乐的老师,一位被许多年轻班主任称为"神父"的老师——郑立平。虽只是一线教师、平凡的教师,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着,但他对教育同样怀着梦想与追求,努力"像教育家一样工作和生活"。让我们一同来聆听——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07,(11):37-39
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书记,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掇心成员,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鳊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获第三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个人专著《刘可钦与主体教育》入选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顾明远在京师教育论坛上指出,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教育家有三条标准: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极具影响的民间教育社团之一,基于改进其时中国教育、构建"新教育"体系之需,该社积极展开教育交流活动.通过邀请欧美教育名家来华讲学、考察、指导教育改进以及主动参与国际教育会议、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新教育状况等方式,该社敏锐地跟踪世界教育新潮,从而引领着其时国内的新教育运动,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名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主张对我国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者,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张伯苓的“教育救国”、“西学救国”、“实业救国”、“德育为本”及“女子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雅斯贝尔斯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的体认和张扬,是他对教育活动中“人”的认识的基点。雅氏旗帜鲜明地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纯粹是学生个人“主动生成”的过程,一切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氏的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视野,引导我们以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进一步确立远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载是北宋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注重教育的“教养”作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立人之性”;他重视道德教育,反对“生而知之”;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力行”、“立志”、‘‘能勉”:倡导良好师德风范。对于他的教师道德思想,应予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伊弗东学院是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活动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并成为了当时欧洲具有广泛影响的儿童教育运动的中心。而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正是通过对伊弗东的两次访问学习和工作,在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因此,在福禄培尔的教育生涯中,裴斯泰洛齐就是一个灯塔;在福禄培尔的心中,伊弗东就是一个教育圣地。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然而。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却过分强调知识教育,德育教育显现出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启示我们: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实践中去;转变德育教育的方式;重视德育主体,明确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康德是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康德那里,就教育学的性质而言,教育学是基于实践哲学的实践教育学,没有实践哲学作为根基,也就没有教育学的存在。这一实践教育学又在"理想"与"科学"之间。教育学是"理想",主要体现在康德基于人的所有向善禀赋的完全实现上,而这一实现又只能通过"类的教育"而不能通过"个别的教育",由此康德的教育学具有了一种世界主义的理想色彩。教育学是"科学",主要体现在康德对教育实验、教育方法论的强调,以及对机械的教育学说的批判当中。不过,康德的整全的"人性观"又使得他的"科学"不是严格的"实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