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学和训练学的角度探讨制约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指出旧有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和训练水平低是影响中国男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国网球产业化道路和男网运动员职业化道路的步伐,提高男网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球运动员上臂爆发力的力学分析与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海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52-53,55
网球运动员上臂部的爆发力训练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来提高上臂的爆发力是每一个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网球运动员上臂力量的特点,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和训练学的知识,提出网球运动员上臂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以期能为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议,为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3类因子,共16个因素,其中,职业化因素、经济投入因素、训练因素、竞赛因素、后备力量因素等影响力居前;职业化程度低,经济投入不足,训练欠科学化,竞赛体系不完善,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社会普及程度低等问题是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坚持职业化改革;继续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完善竞赛制度;促进后备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步提高;提高教练员创新能力与执教水平;继续提高项目的社会普及程度;积极培育网球市场、促进网球产业开发等措施来推动和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网球运动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湖北省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顶尖的网球运动员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却不尽人意,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表现平平,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练的教学水平、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年限、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网球理论知识较匮乏等等。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湖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萍 《精武》2013,(36):33-33,35
在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非常晚,并且其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没有广泛的普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网球运动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提高。而对于网球运动员而言,其训练的动机至关重要,动机与人的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动机能够有效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如果一名运动员自身具有良好的动机,就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使运动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认真训练,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对网球运动员训练动机的培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试图以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以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期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女子网球项目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网球项目特点的认识与把握、训练理念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群理论与方法的借鉴、项目管理体制的优势、运动员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科技支撑保障等方面是中国女子网球项目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彤 《网球》2014,(4):78-81
对于很多没有走上职业网球道路的青少年球员来说,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进入一所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目前中国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网球也不例外。单招是针对专业运动员或具有专业运动员水平考生设立的体育生高考种类,仅限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武术、散打等)两个专业。简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具备网球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普及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由"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主持人"等角色,而网球运动更是在2004年至2008年间取得了"三级跳"式的发展。在其不断突破过程中,竞技网球的特异性始终冲击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下的职业联赛到我国特色的网球运动,在训练角度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当今世界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大都打破了传统大周期训练安排定式,形成新的周期形态与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中外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网球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体重、克托莱指数特别是身高方面,中国运动员整体素质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中国男女网球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女网球运动员相比较,只有身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教练员要根据我国网球运动员身体条件制定出适合的训练、选材、育才模式和标准,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中国男女网球成绩在世界的排名对比,从训练学与社会学相关角度来分析中国男子竞技水平落后的原因,指出培养体质不完善、人才的断层、比赛与训练的脱轨、中国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男网可以借鉴女子的成功经验,让中国网球平衡发展,从而带动中国大众网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着重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预后效果等,以为实现我国男子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来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相关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学科在网球运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揭示我国网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特点、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指出在网球运动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而为进一步提升网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推动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现状及相对落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自1885年网球运动传入中国以来,特别是1973年以后,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实行新的排名法之后,我国网球男子排名(双打或单打)从未进入世界前一百名,和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相比形成“阴盛阳衰”。分析认为导致我国网球落后的因素有:教练员本身及其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运动员综合素质较差;体育科技实施滞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政策不够完善;历史、经济、自然条件的影响。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成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青春发育突增期男生以及北京市从事乒乓球系统训练6年左右的适龄运动员进行生理、心理全方位的测试,从乒乓球运动员在身心发育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长期乒乓球训练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心的影响.得出乒乓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应作为中小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进行更广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影响大众网球运动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改变体育思想理念,强化媒体的导向作用,提高体育消费思想等方式方法,进而拉动大众网球运动市场的发展,为使其进入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6所大学73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周期进行了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和赛前封闭训练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期,发病率列前3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腰肌劳损、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因素。指出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解放前的中国网球、建国初期的中国网球、中国网球的恢复期、中国网球重返国际网坛、中国网球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的研究,充分展示了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是如何在我国演变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水平逐步提高、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