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飞 《中国教师》2010,(Z1):179-179
高考满分作文并非十全十美,因为有亮点才会得高分。如果有亮点,一般同学的42分作文就能升格为48分甚至50多分。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变换语言的节奏,使其灵动流畅;适度引用名言警句,运用排比组句或组段,运用比喻等手段增加语言的文采,可以大大提高作文的得分指数,帮助学生突破48分大关。而排比修辞是可操作性最强,也是增加作文文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单独使用排比一种修辞会使文章变得单调,如果在使用排比修辞的时候能够兼顾一下别的修辞,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文章语言文采焕然。常用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拟等。  相似文献   

3.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设问等。  相似文献   

4.
初中作文中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拟等。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10)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一、可巧用比喻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  相似文献   

6.
中学对修辞的考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大纲》中规定的8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用“两对(对比、对偶)两比(比喻、对比)借(借代)引用,两反(反复、反语)两问(设问、反问)拟人夸(夸张)”这一句话便能把几种修辞的名称巧记下来;二是修辞的实际运用,主要是指它在语言简明、连贯、  相似文献   

7.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要清楚明白;第二,要生动形象。要达到这两个要求,离不开修辞。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运用语言的手法。修辞的范围很广,包括词语和各种句式的选择、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就修辞方法而言,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阶段应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偶等八种。现就初中语文中的例子作具体的解释,让大家掌握修辞的规律,懂得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说话或作文时自觉地应用,有意识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卉 《文教资料》2013,(14):43-44
修辞是指依据题旨情境,运用特定的语言表现方式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言语活动。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对于修辞部分的考查,以往大都是判断式的考查,近年来单独考查的不多,多是与仿句结合在一起考,有时也放在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中考或是在阅读分析中考。而仿句则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门考点。它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也是甄别考生语文综合素养高低的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词等。  相似文献   

10.
刘京平 《新高考》2011,(4):21-22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级。表述包括两条关键信息:一是用"常见"二字,圈定考试范围,考纲规定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二是"正确运用",明确了考试形式,表明高考对修辞方法的考查,重在运用。2010年全国有14套试题,考查的最新动向是:全部将修辞方法寓于语言运用与表达、现代文阅读和诗词鉴赏题中考查。主要考查考生三个方面的能力:能否正确理解并运用修辞方法,能否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所表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则需要修辞来装饰。修辞,就是修饰词句。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一篇文章中,比喻用得好,则生动活泼,清新明快;排比用得好,则气势如虹,震人心魄。拟人用得好,则活灵活现,独具一格。引用用得好,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修辞在应用文写作中的作用。应用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文的写作用词要恰当准确,表达要言简意赅,恰当运用修辞可使应用文锦上添花。修辞手法主要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常用的积极修辞手法即比喻、对偶、排比和引用在应用文写作中的作用,消极修辞主要用于表达应用文写作中的逻辑关系,明确要表达内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阵娟 《文学教育(上)》2010,(20):100-101
关于文学的修辞手法,我们首先会想到比喻、排比、夸张、对偶等方法的运用,那么对于电影这种现代的高科技的艺术形式,是否也拥有自己的修辞手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修辞是一种传达创作者‘话语’的手段。电影电视中的话语指导演运用视听语言技巧有意义引导和表达态度地叙事,修辞就是实现话语表达的视听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4.
说到作文的语言运用,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或让学生去摘抄一些名言好句来实现,以使文章精彩.这些虽是方法,但我觉得往往脱离语言的语境意义,脱离语言背后写作者的个性及情感支撑,有悖语言运用的本质意义,用这种方法教学作文,会将学生内在的语言潜质掩盖和扼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考场作文的语言出彩,我们要充分调动语言积累,运用修辞,将生动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排比、风趣幽默的仿词等穿插文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  相似文献   

16.
周春林 《教学随笔》2008,(Z1):54-63
考场作文语言要出彩,首先要灵活地调动语言的表现力,能让读者心灵产生震颤飞扬的快乐;其次是运用好的修辞,把生动的比喻,大气磅礴的排比,风趣幽默的仿词,语意含蓄曲折的双关等穿插文中,亮人耳目,怡人心扉;再次是匠心调配句式,将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巧妙配合,营造文章的落差美、匀称美、音韵美,使文章绚丽生辉,读来令人  相似文献   

17.
冯渊 《语文学习》2010,(5):68-69
国家考试中心《考试说明》对语言运用题中修辞的考测有明确的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中,要求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也会涉及修辞。  相似文献   

18.
成莹 《考试周刊》2014,(62):17-18
文章认为,运用排比和拟人、比喻、引用或其他修辞相结合,可以使语言更具体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排比和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相结合,可以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意境;结合运用排比和否定、肯定、反问等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更细腻贴切地传情达意。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往往可使诗歌呈现出意象纷呈、内容丰富、形式整齐、重章叠唱、跌宕多姿、气势充沛的效果,可以营造个性化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9.
《论语》作为一部古老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在今天仍被广泛地引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除了在事理逻辑、对话语言技巧处理等方面特点鲜明外,在诸如比喻、排比、反问呼告等修辞、对比衬托的内容处理灵活的句式、个性化的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独到成就。  相似文献   

20.
《论语》作为一部古老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在今天仍被广泛地引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除了在事理逻辑、对话语言技巧处理等方面特点鲜明外,在诸如比喻、排比、反问呼告等修辞、对比衬托的内容处理灵活的句式、个性化的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独到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