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技术课程,也是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重要课程。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视唱和练耳两大方面的多声思维模式训练,采用多声部视唱、多声部听觉训练、自弹自唱以及三部立体式训练即"视唱+击基本拍+击指定节奏"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多声部横向与纵向线条的感受、把握能力,并发展其相互协调、配合能力,从而训练学生建立和运用多声部音乐思维模式,强化其视唱、听辨和分析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中去,为将来从事音乐表演专业以及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0,(6):109-111
视唱练耳课程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音乐教师对单声部视唱练耳教学较为侧重,而对多声部视唱教学的活动相对较少或者不重视。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多声部视唱的运用,例如合唱、重唱等节目的排练,以及对于各类多声部谱例读谱识谱等。多声部视唱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演唱音准、听音能力,以及节奏控制等音乐技能,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正>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音乐评价包括对教师、对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其中对学生的音乐评价涉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绩等多个维度,针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音乐表现水平、音乐创编水平、音乐活动参与度等各内容进行评价,关注普及性、全面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的原则。音乐学科的教学不是要培养“音乐家”“歌唱家”,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进行培育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诸如音乐、美术等课程的重视程度愈渐上升。就小学课程开展情况来说,音乐课程的重要程度远远不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但音乐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自身情操的培养作用十分明显,新课程中也明确指出要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音乐学科建设、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曲式与作品分析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能够有效的将乐理、和声、复调等音乐理论课程结合起来,扩展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校教学中能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从分析目前高校音乐课程现状出发,探讨音乐课程中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分析,探寻高校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的模式创新。共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伴随新课改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如何应用有效策略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也成为音乐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细化目标设计、应用现代科技、优化合作活动等教学策略来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希望能够对其他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需要将本身的多个学科分支进行整合,并与姊妹艺术舞蹈、戏剧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进行交叉渗透。探讨高校音乐课程的整合,旨在提高音乐课程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是小学阶段学习的艺术课程,对小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而节奏是音乐课程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也是小学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切入点,当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音乐中的节奏感时,可以说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高。因此,随着音乐课程的改革和人们对音乐知识的深化,节奏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所重视,并逐渐升级为衡量教师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准。结合节奏教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艺术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应与其他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任课老师应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育,加强体验式的教学,将情感、经验、感受等融入音乐的课程教学之中,用情来打动学生、用美来打动学生。对此,任课老师要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更为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构建交互模式下的创新型音乐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和培养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此,教育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我将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音乐学习潜能的发掘 ,要求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音乐能力发展 ,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终生联系的纽带 ,培养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大成美育“低、慢、多、高”的教学法原则科学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于音乐的学习和赏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音乐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辅修课程,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随着我们对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了音乐课堂当中,体态律动就是一种新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将就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较高级别的精神指引,在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塑造艺术个性等方面起促进作用。高校音乐史课程重在普及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课程则从实践出发让学生学会聆听、感受、运用音乐。目前高校这两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度不高,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待改善。本文从西方音乐史与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情感与审美的教学形式,对促进这两门课程有效融合进行思考并给出实质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天津教育》2024,(3):116-118
<正>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对音乐课程教学价值、教学理念与内容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在小学音乐课堂实践中,教师积极落实新课标要求,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积极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但是目前音乐课程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利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各种手段不断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琪 《成才之路》2022,(11):99-102
目前,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音乐教育投入不足、缺乏专业音乐教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手段传统、评价机制相对滞后等问题.对此,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多措并举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高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分析,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调整、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教师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为音乐课程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们不仅是开发潜力最大、应用价值最高的音乐课程资源,也是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初中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作为音乐课程的实施者——音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蕴含于学生中的那些宝贵的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以此来引发音乐教学中各因素之间多方向的、多层次的积极碰撞,从而使音乐教学呈现出真实而丰富多彩的场面。  相似文献   

18.
刘倩 《知识文库》2022,(19):52-54
<正>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索知识、感知音乐、体会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歌唱歌曲、演绎作品的过程中对音乐节奏、音乐情感等有丰富的体验,教师要加强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将游戏与音乐进行融合,有助于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对教学方式产生好奇,进而通过兴趣的引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在参与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产生全面的认知,对基础乐理知识的了解得以增加。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课程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对于高中的音乐教学来说,因为音乐鉴赏课程不是考试的课程,所以过去的高中音乐教师并未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并且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高中音乐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主,然后通过相应的教学引导来逐渐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鉴赏思维。因此,对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来有效地促进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未来的综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音乐史”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完善其知识结构,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从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对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意在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线索,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同时帮助学生找寻到学习本该具有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