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烨 《语文天地》2017,(2):14-15
【教学目标】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创意】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19个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表演,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并在阅读和说话中积累词语。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随文识字。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会写“灌溉”一词;3.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4.初步掌握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入角色读好对话;6.感受文章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培养目标:自学本课生字,能准确理解“魅力、锱铢必较”等词语。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学会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写一篇“造人”的故事(SEFC Book2B Unit12)。【教学步骤】1.头脑风暴,启动思维:运用“头脑风暴法”复习DrFrankenstein的“怪物”,引出“造人”话题和相关内容。2.小组讨论,准备词语: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作文主题,获取尽可能多的词语。3.重点点评,组词成句:选取一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并尝试当堂背诵积累。2.根据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内容,并从中感受古文的特点。3.充分展开想象,读出情感,感受知音之间真挚的情谊。【教学过程】课前预热:积累ABCC四字词语,并请学生把有特点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归纳特点,为课堂拓展想象打下基础。如:杨柳依依、春雨绵绵等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知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静 《课外阅读》2011,(10):309-309
【教学目标】 1.会读、会书写课文中的12个词,并能挑选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在不断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理清题目与内容的对应关系。2.通过品味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探究“清”字的妙处。【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通过品味环境、景物的描写,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感受优秀作品用词之传神。2.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形象化地表达。【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播放竹笛乐曲《味道》。2.投影:①喜欢一篇作文和喜欢一个人一样无须太多理由。②作文只有一见钟情,没有两见钟情。说明:课前以悠扬的乐曲浸滤学生稍显浮躁的心灵,平静一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 【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语句正确认读、书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石淑芳 《考试周刊》2012,(42):40-41
【教学目标】(1)明确戏剧常识,了解曹禺及《雷雨》全剧故事梗概。(2)概括情节,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理解戏剧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3)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悟人性的复杂性。(4)鉴赏戏剧人物语言。【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印发材料,课前预习,课堂点拨。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感情。2.了解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直抒对白杨礼赞之情的语句。2.整理并理解文中与白杨树有关的四字短语。【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词语积累。课前同学们预习课文时整理了白杨树的四字词语,这些典雅的四字词语是西北高原的白杨树留给作者茅盾先生的印象。请大家齐声朗读(PPT):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太多的新理念、新教法占据了阅读教学大量的空间,导致词语教学常被忽略,成了阅读教学的"软肋"。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词语教学更是难得一见。其实,扎实的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扎实。【案例一】《生命的林子》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生命的林子》,这节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