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在学过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问题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本章内容共分四课时.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和第四节选学课,教材既有演示实验和理论推导,又有原理和应用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推理和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2.学生分析学生虽然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往往受生活经验的干扰,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  相似文献   

2.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2章第1节.)教材分析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浮力的投影教学潘杰,李新中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综合了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等内容的知识,概念多题量大,而且难度较前几章明显增加。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浮力的知识,九年义务教材在这章增加了演示次数,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的不好。还有...  相似文献   

4.
《浮力》这一章的学习,对初中生来说,是较难学的一章.首先,它综合性较强,概括了一册《物理》中的许多知识,如力的概念,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概念和液体内部压强等有关知识;其次,题量大、题形变化大、解答方法多,为此,很多学生对学习《浮力》很头疼,拿到题,分不清条件,找不到合理的解答方法,或盲目下手,及易出现错误,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5.
力与运动是初二物理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在苏教版中目前被安排在第九章,在学习压强和浮力之前讲解。原教材将其安排在最后一章,放在学习压强和浮力之后。章节顺序的调动说明学生只有在真正弄清力与运动的关系之后,才能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力,或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教者在本章教学时,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浮力”一节的演示实验及对浮力的分析如图 1所示 .在教学中笔者用插图来分析并表述浮力这一概念时 ,认为该图不仅不能简明、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 ,反而有晦涩之感 .教材中演示实验及插图的目的是证明石块在水中会受到浮力 ,是解决本节教材重点难点的关键 .该插图虽然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表述浮力和弹簧秤读数F的关系 ,但不能说明石块确受浮力这一关键问题以及石块所受各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图中将弹簧秤读数 F的方向标向下 ,给学生分析浮力又增加了困难 .仔细分析图 1 ,该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图 1有三 :其一是图中 F是 G与 F浮 的合力 ,同时也表示弹簧秤的读数 .此时图中反映石块受重力 G与浮力 F浮 后 ,在水中的视重 F=G- F浮 .但图的表象使学生产生了石块受三个力 G、F浮 、F的错觉 ,将视重 F误认为是石块所受的力 ,并对弹簧秤读数 F向下表示不理解 .其二是该图作为表述石块受力图 ,就应大致画出石块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而图中没有弹簧秤对石块向上的弹力 .其三是图中用石块所受的浮力 F浮 和重力G来推导弹簧秤的读数 F,浮力作为已知量突然出现 ,而该图中所表述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8.
李国友 《西宁教研》2000,(1):34-34,33
一、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在学过力、,力的合成、液体内部压强等内容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学好本节内容就为下一节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计思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浮力》一节,主要由"浮力的存在"和"浮力的大小"两部分组成,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综合性较强.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但这些体验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学生只凭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以致成为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基于此,在"浮力"教学中,可以让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一节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