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代浙江是全国诗歌重镇,名作荟萃,大家辈出。其中,浙江词创作和词人的表现十分突出。若从更小的地域范围看,金华词人颇具浙江词人的典型特征,其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浙江词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水平。两宋时代分期的文化意义十分突出,金华词人的个体成就和群体贡献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学成就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2.
金莲川藩府文人中的优秀词人,形成一个有着相同的政治目标和生活环境的特殊词人群体。他们的词创作,是藩府文人思想情致的显现,也是时代风会所造成的藩府儒士文人群体心态的一个缩影。其词作题材相近,风格相似,表现出典型的河朔地域词风,纯朴质野、伉爽清疏、豪旷雄健。金莲川藩府词人群体,在金末元初北方词坛影响很大,对元代词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其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金华文学的历史早已得到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正因为有辉煌的历史,学界的主要研究视野聚焦于金华文学的过去。而对近几十年来的金华文学,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的金华文学研究,却十分罕见。进入21世纪,金华文学在纯文学创作的表现上不如从前,但在网络文学的发展上紧跟时代,同时也在影视文学创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是两宋流传词作最多的词人,其词格律精严。在流传下来的629首辛词中,?鹧鸪天?词有63首,占辛词总量的十分之一,是辛词各词调存词数量之冠。辛弃疾的?鹧鸪天?词创作,具有创作时间较为集中且处于该调繁盛期、创作题材广泛且在同题材创作中成就突出、情感总体平和冲淡但在词调情感张力范围内有所变化等特色,这些特色对词人用调和读者深入理解辛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两宋流传词作最多的词人,其词格律精严。在流传下来的629首辛词中,《鹧鸪天》词有63首,占辛词总量的十分之一,是辛词各词调存词数量之冠。辛弃疾的《鹧鸪天》词创作,具有创作时间较为集中且处于该调繁盛期、创作题材广泛且在同题材创作中成就突出、情感总体平和冲淡但在词调情感张力范围内有所变化等特色,这些特色对词人用调和读者深入理解辛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善括是南宋中期著名的宗室词人,其创作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赵善括词中的用典情况也丰富多彩,现存49首词中,就有28首运用典故,其用典类型多样,效果突出,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同时还将他用典词的特点以及生活于南宋这段特殊时期的生活环境及个人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王建统治的20多年,是西蜀词发展的关键时期。词乐词调的不断丰富、创作环境和词人心态的日益成熟、词人与歌词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花间词风”的基本确立,都标志着西蜀词创作已取得了超乎前人的艺术成就。而西蜀词初兴的历史文化契机,并非如前人所说是在西蜀君臣醉生梦死的淫侈中,而是唐末五代初持久的战乱为歌词创作在蜀中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韦懿贞是广西最高寿丰产的女性词人.她出身永福名门,生活于晚清时期,享年八十岁,传世有诗词赋总集《倚松居烬存草》.由于地处僻远,作品传播有限,加之缺乏整理,关于韦懿贞词的研究颇为寂寥.韦懿贞的创作周期长,创作成果丰硕,虽然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自焚其稿,但在《倚松居烬存草》中仍收录词作39首,成为广西地域存词最多的女词人.她的词作描写自然景物,书写闺阁生活,表现女性情怀,清丽雅洁,自然天成.韦懿贞的词产生于桂北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女性特征,使广西词人结构更趋丰富和完整,推动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中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之间存在着对照和反衬对比两种模式,无论是采用顺承模式还是逆反模式,其情感都能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这几种模式的成功运用,不仅使李煜的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后代词人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对后代词发展和词人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宋遗民词人的仕隐之惑,是指他们在宋元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因生活的贫困和政治的压力不得不出仕元朝学官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矛盾困惑的悲剧性生命体验,它源于遗民词人在生存困境和宋元文化环境对比中激发起来的遗民意识的勃兴。  相似文献   

12.
宋代咏物词的题材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咏物词共有2999首,所咏事物多达250余种,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计表明,不同词调、不同词家在对具体咏物题材的选择性或日适应性上,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植物、气象、饮食、天象、动物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人的生活情趣、审美习尚和词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历来关于金元词分期的若干看法,存在着共同的视界缺憾。考察金元词的演进必须注意到金元词与南宋词的共时性与互动性、王朝更叠带来的词坛新变、词人群体对词坛走向的影响以及词学观念衍变所起的作用。打破朝代分野,将金元词与南宋词置于同一层面进行观照,可将三朝词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由此可将整个金、南宋和元代词史划分为借才异代、气象鼎盛、遗民悲歌、延续传承和曲终奏雅五个阶段,勾勒这240年间词坛由蓄势、爆发,到略作消歇而又复振的演进轨迹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在词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词代表着宋初令词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词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词多写一己的流连光景、感伤时序,以辞采秀丽见长;欧词多写男女的离愁别恨、思恋怀想,以情致深婉取胜。  相似文献   

15.
以“清空”“骚雅”论词,是南宋张炎提出的著名词学观点,他们在南宋中后期把词与诗进一步融合,建立了一种新的词学审美理想和词学批评标准。曹溶、朱彝尊等人更是以“清空”为旗帜建立浙西词派。姜夔、张炎等“清空”词人能自树一帜,浙西词派能主盟词坛近二百年,是融会“清空”与“寄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宋代著名词家在其创作中较为普遍地运用“点化夺换”的三种表现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是宋词取得高度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晏几道是北宋小令词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词》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词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词,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成就很高。被誉为"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相似文献   

18.
词选对女性词人的选录在中国女性词史乃至整个女性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宋人词选中,李清照词备受青睐和关注,但女性词人群体整体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明代中后期,随着女性词坛的活跃与词选家女性意识的增长,女性词人群体受到关注,出现了第一部女性词选《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其编者王端淑关注本朝的女性词创作,并且着意提升女性作家的文学地位,这一演进历程颇堪玩味。  相似文献   

19.
宋代张藻、张伯寿、张思济、张履信、曾晞颜、彭元逊、彭子翔等七家词人之生平事迹,多有不明,前贤时哲或有考述,然亦语焉不详。经钩沉载籍,考知七人之生平里籍多项,以补《全宋词》词人小传之阙。  相似文献   

20.
在北宋初期的词坛上专心致力于词,对后代有较大影响的,当推晏殊与欧阳修.二人“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比较而言,晏词风流隽永、和婉明丽,欧词则深致沉著、委婉蕴藉.宋代词坛之所以呈现词家辈出、风格多样的繁荣局面,除其它多方面的原因外,晏、欧二人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