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学生答问,长此以往,其结果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知道等待教师的提问,而从来不去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若不提问,学生也不问,教师若不教,学生也不学。学生的学习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且,由于只有教师的提问,使得语文课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始终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思想在语文课上始终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过去那种…  相似文献   

2.
谈关爱学生     
在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实践中,部分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要不体罚学生就是关爱学生。于是.有的老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采取了“踢球”的方式,轻者交给班主任.重者交给级部主任,或者叫家长;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要成绩考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生作文写的不具体,内容不丰富,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拟好题目不要急于动笔写,而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静静地整理一下大脑仓库中的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里要重点细臻地描写,哪些只需几笔轻轻地带过;把这些想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课外阅读,但不少教师只在思想上重视,号召有余,指导不足,缺乏有效地具体指导。因此,学生读后收效甚微。那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的发展几经周折,我校一直在不断寻求一条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完全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影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我们探索提出了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学生能学什么教师教什么”,“以学生个体进步、提高、发展,弘扬学生个性为目的,全力打造学生发展的空间”。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教学管理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7.
陈优飞 《小学生》2012,(8):74-74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突破两道关口:一是材料关;二是表达关。前者是写什么,是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后者是怎么写,是形式,顺应写什么而来的。“作文教学要从内容人手”,可是有许多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上,而对写什么却注意不够,然而写什么恰恰是学生首先遇到的难关。时下,经常能看见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耷拉着头,脸拉得长长的,长时间不知道下笔。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咬笔头是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理解学生,这种理解具有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同时数学教师理解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教师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积极寻找学生认识的合理性;教师教学行为的恰当性;教师对学生不同角度的尊重,表现出悦纳性;教师给予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数学教师数学化地解释学生。教师也需要明白影响教师理解学生的因素以及理解学生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还要关注在合作小组内,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不能摆脱了“主宰者”.又成了“旁观者”。教师恰当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当起到以下几个作用;①帮助学生确定目标;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真实的问题;③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和新知识问的关联;④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⑤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下面以“年、月、日”这节课为例。浅谈个人在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教学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认真备好的课,上后学生却反应一般;思考好如何讲解,清楚地讲解后学生还是不理解。反思原因,不是教师没准备,讲不清,也不是学生不想听,学不进去,而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之间有差距,无法衔接。一个对于教师来说容易理解的问题,放到学生那儿可能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看看学生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说到作文,许多学生就会苦不堪言,他们往往烦恼于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尽管教师今天一个技法,明天一个绝招,指导了很多,但真正操作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往往是学生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段不成章法的文字;或者将作文书中的文章来个“移花接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点经过多年的学习理解,大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走进当前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不少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只注重启发提问,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问;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也就失去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教育》2008,(3):63-63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立足于学生还是教师?毫无疑问,应该立足于学生,即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是否有效。换句话说,评价课堂教学的最直接也是最终的指向是看学生,而不是只看教学设计和教师的表现。如果教学设计十分新颖和精巧,教师表现淋漓尽致,可学生听得莫名其妙、云里雾里,那也不能算好课。反之,在教师看来,某个教学设计并不新颖,而学生看来,却是新颖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学得非常投入,这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起始兴趣,造成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强化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用实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教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实验,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CAI”动态图像演示两只小猴连接并联和串联电路竞赛的画面。其中一只小猴不慌不忙,很细心地照电路图连接;而另一只小猴则急急忙忙、粗心大意地抢速度,不仅电路没有接…  相似文献   

16.
看图作文是小学语文常见的一种作文类型。我认为,要使学生写好看图作文,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作文方法。在此,仅谈一下我个人的点滴体会。一、教师要明确作文要求不同年级的看图作文,要求不同。教师要根据各年级的作文要求,针对具体的年级,提出作文要求。如低年级的看图作文,一般只须学生用一段话说清图上都有什么人,什么物,在干什么,语句比较通顺就行了;中年级不仅要求交代清楚图上的人和物,还要说清整个画面反映了一件什么事;高年级还要在中年级的基础上,使文章有一定的中心。因而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我在长期任教实践中体会到:主要是师生心理状态问题。教师抱怨生源差,学生不是“学英语的材料”,认为英语难教;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低分者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干脆放弃不学。因此,要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顺应学生的心理,消除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改变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和进行教学。抓住了这一点,许多具体的实际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相信学生并坚信…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中曾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因此,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处理方法,在不张榜的前提下,学校采取的做法是:有的教师把成绩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有的教师让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的成绩。模糊了成绩的名次。对此,教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教师觉得成绩还是应该公布.公布了成绩,就少了一一解答家长疑问的麻烦;也有的教师认为,是否公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学生和家长都要知道成绩及名次,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9.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它潜在地影响着整个敦育教学工作。师德不是抽象的,它实在而又具体。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一个毫无爱心、只注重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是很难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使性子,不为后进生着想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经常在课堂上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了差错或遇到了困难,教师迅即换一个学生回答而不是让学生把错误的观点表达完整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板演时出现了审题、方法或运算上的错误,教师当即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换一个学生板演而不是让学生把错误的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如有学生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提出其它不同的见解,教师会立即予以制止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