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学期新开始,快以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我也是一个全新的我!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马大哈”,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小气鬼”,我也不再是过去的那个“爱撒谎的家伙”,我也不再是……小雪人提示  相似文献   

2.
粉丝     
碗里刚上的粉丝在腾腾地“吞云吐雾”,在如梦般弥漫的水汽里模糊了现在与过去,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不再复归的夏日。  相似文献   

3.
粉丝     
碗里刚上的粉丝在腾腾地“吞云吐雾”,在如梦般弥漫的水汽里模糊了现在与过去,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不再复归的夏日。  相似文献   

4.
想念儿子     
远走深圳之前的那个晚上,我躺在儿子的身边,对儿子说:“你要还是不听话,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你也不再是爸爸的儿子,爸爸也不再是你的爸爸!”  相似文献   

5.
春的使者唤醒了大地,夏的精灵惊醒了万物,秋的女神拾起了丰收,冬的圣火化解了离愁,生命的百分之五十,丰富而多姿。回首过去,往日的足迹依稀可见。曾摔伤过,曾叫喊过,曾惊奇过,曾感动过。我已不再是那个整日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不再是那个整日活蹦乱跳的小学生了。往日的悲欢离合,至今已成为我心中的伤疤,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绝望过。那是揪心的、不堪回首的一幕。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了“无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牵挂”又  相似文献   

6.
想念儿子     
远走深圳之前的那个晚上,我躺在儿子的身边,对儿子说:“你要还是不听话,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你也不再是我的儿子,我也不再是你的爸爸!”儿子没有说话,似乎是点了点头,但我隐约可见儿子眼中噙满了泪水。儿子原来是很可爱的。  相似文献   

7.
凤凰之恋     
“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15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 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不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那城市里,我却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沈从文《边城》  相似文献   

8.
追梦之路     
陈军 《高中生》2009,(10):49-50
回想起来。我参加高考至今已经过去整整23年了。23年啊,可以将沧海变成桑田,可以将热情的火焰变成寒冷的冰块,可以将清晰如画的记忆变成模糊不堪的图案,可以将稚嫩的翅膀变成厚厚的硬茧。而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的懵懂少年,已经不再是那个带着梦想往前飞的自负少年,已经不再是那个将每一个日子都精心安排的勤奋少年。  相似文献   

9.
幽忧  鹤鹤 《小学生》2006,(10):10-11
亲爱的儿子:你好!转眼你已经11岁了,不再是那个“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了。你过早地到了逆反年龄,我发觉,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你小时候,对我下达的命令,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  相似文献   

10.
乱套的教室     
商晓娜 《小火炬》2014,(12):31-33
27 爸爸成了关键词 “教育局长”不再跟我说话,也不再跟孔西西说话。他把我们两个绑在一起,然后他手握着绳子的结头,躺在地上闭目养神。孔西西说“教育局长”这两天没少逼问她,所以这会儿他可能是累了。我对孔西西的说法向来表示赞同,我甚至认为在未来的几天里,“教育局长”会更加辛苦,因为他还要多向一个人逼供,那个人就是我!  相似文献   

11.
我长大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现在,我已经读四年级了, 不再是过去那个调皮任性的小女孩了。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山区,爸妈为了生计,不得不在我出生两个月时就外出打工。他们说,无论多苦多累都要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让我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额前,有一块黑色的疤痕,呈月牙状,有点像电视剧中包拯额前的月亮,而在妈妈的右肩上,也有一块类似的痕迹,妈妈说我那“月牙”是遗传,是我与生俱来的记号。小时候,那道疤并不明显,镶在眉心处,倒也显得与众不同,大人们开起玩笑,就叫我“小包拯”,“小包拯,过来吃糖。”“小包拯,到阿姨这边来玩。”我便会摇头摆尾地跑过去,享受着大家的宠爱。童年的记忆因为这首疤痕而变得丰富多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是那个屁颠屁颠的小娃娃了,我不允许自己雪白的肌肤上有这样一块胎记,就像一颗珍珠,有了一个黑点,就不再晶莹完美,我更厌恶别人…  相似文献   

13.
哦,我长大了     
哦,我长大了。过去那个经常爱唱娃娃歌、整天哭鼻子的小顽童,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经常爱唱流行歌曲的女孩子。哦,我长大了。过去那个让爸爸、妈妈弯着腰牵着小手慢慢走着的小矮人,长成了一个比爸爸、妈妈高一个头儿的小大人了。哦,我长大了。过去那个搂着爸爸脖子要爸爸讲故事的“小牙刷”,长成了一个能够编故事并讲给小朋友们听的“小点智”了。哦,我长大了。过去那个只拿着小人书看的小女孩,现在能够读通一本本上百页甚至上千页的长篇小说了。哦,我长大了。过去那个在商店看见一件好的玩具就赖着不走,死缠着妈妈买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看见…  相似文献   

14.
药方     
史峰 《上海教育》2007,(2A):107-108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那个修好的簸箕,一直干干净净。据说,常常有人给它“洗澡”,不再有人踢它打它了——  相似文献   

15.
魏登娟 《山东教育》2003,(16):19-19
一天早晨,我走向教室,还没到门口,便听到一句粗鲁的话语从教室内传出来。想起平时对他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冲进教室找到那个学生:“你难道不懂小学生不能讲粗话吗?”“我没说,我不知道!”我更加愤怒,拉他出了教室。“难道还是我听错了不成,是我的听力有问题,还是你的记忆有问题?”那个男同学不再说话,只是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我。我在班级上大肆批评了他一番。这件事过去以后,所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个男孩越来越难以管理,更糟糕的是他还在班级有一定的影响力,带领其他同学违反行为规范。我静下心来慢慢反思这件事,感觉自…  相似文献   

16.
“过去为没有得到而伤悲,过去也曾为失去而后悔,我想起这一切的一切,那都是我心头的搁浅……成长的岁月,让我不再有遗憾的感觉,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我已失去得太多,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怎样珍惜拥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黄丽倍 《新读写》2014,(3):26-26
用第二人称贯穿全文,文章的叙述者似乎已不再是那个调皮伤了妈妈心的“我”,这样的结构在行文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空间,也给读者一个观察、介入的立足点,更易与之产生情感和说理上的共鸣。文章最后回到“我”,给全文情感的流动画上了句点。  相似文献   

18.
多味的初三     
赵月 《教学随笔》2010,(3):24-24
初三像咖啡,初三像烈酒,初三又像甘甜的果汁,初三更像怪味豆…… 初三了,我的书包也换成旅行式的大背包,每天背着它早出晚归。一摞摞的测试、题解、参考书,一堆堆试卷.取代了我房间里的大布娃娃、卡通书,学习成为我生活的唯一内容。从此我不再是一阵风逮不着影的疯丫头,不再是那个爱说爱笑爱跑爱跳的“开心果”。  相似文献   

19.
自从周杰伦大红大紫后,我这个也叫“周杰伦”的小学生就没一天好日子过了。咱班那些超级fans一天到晚围着我开玩笑,唉,我真是“想回到过去”。我多次求爸爸妈妈给我改名,可他们说:“好啊,周传雄、周星驰哪个更好听?”我哭!最后在我的苦苦哀求下,他们作了决定:“不准改名,但可以转学。”我想:万一转过去那个班的fans比现在这个班还多,岂不更惨?但是万一那个班的人都不喜欢周杰伦的话,那我就爽死了。想了半天,我一跺脚:“转学!”终于转到了新学校,我一步三跳地走进校园,跟着妈妈来到新班级门口。我一看门牌,刚才那股高兴劲儿顿时飞至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20.
“老师,谢谢您让我重新热爱生活,喜欢这个光明的世界。我现在不再感到孤独,有了许多朋友,父母对我也很好……”刘丽(化名)写给我的信,让我感动,也让我的思绪又回到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