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回头看,哪有古代明君的一丝踪影?放眼望去,更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想那天地高远广阔,时间久远,我只能独自忧伤,暗暗落泪!【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  相似文献   

2.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 ]:①幽州台 :即蓟北楼 ,又称蓟丘、燕台 ,唐时属幽州 ,所以叫幽州台 ,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②悠悠 :形容天地的旷远无边。③怆 (chu劋n犂)然 :伤感的样子。【新读】这首诗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六九七 )。据卢藏用《陈氏别传》说 ,当时陈子昂在武攸宜军中 ,由于提出不同的作战策略 ,受到降职处分 ,他因此登蓟北楼 ,想起战国时代燕昭王重用乐毅的故事 ,便写了这首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诗。前三句写登上幽州台的所见所感 ,末句直抒内心无限的孤苦寂寞。“念”字提起对往事的无穷追忆 ,…  相似文献   

3.
我多次读《登幽州台歌》,每次都牵动我的感情,使我一次再次地联想到陈子昂那卓立千古的高大形象和他那些独树一帜、广启后世的诗篇.《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在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从武攸宜讨伐契丹时写下的.武攸宜靠与武则天同姓当上统帅,因不懂军事屡遭惨败.陈子昂进言不纳,又请分兵万人为前锋,以遏敌势.武不但不听,反而给予降职处分.陈子昂的爱国激情遭到如此打击,此时登上幽州台而有此诗.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记述了当时情况说:“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氏别传》).  相似文献   

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兵征讨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境。武攸宜是个既无胆略又刚愎自用的纨子弟,由于用兵失措,贻误战机,打了败仗。陈子昂一再献策,不但未被采纳,反遭贬斥。悲愤之际,他登上了幽州古台,面对空旷的天宇,想到人生的遇合,于是吟出了一首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幽州,唐代属河北道(今北京市大兴县)。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土台。幽州台,又名蓟北楼,因其在幽州,故称幽州台。“前不见古人”一句突兀而起,有如巨响,振聋发聩。它预…  相似文献   

5.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为一瞬 ——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武则天时,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闻先头部队败,武攸宜丧胆;随军参谋军事的陈子昂,要求分兵万人为前驱,本无将略的武攸宜不允;陈再谏,言辞激切,武怒,将陈贬为下级军曹。某日,陈子昂徘徊野际,登上空旷的幽州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地之天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相似文献   

6.
五唐代边塞诗独多,与唐代前期(公元618年至755年)国力强大及连续进行拓边战争有关,还与不少诗人为了个人出路远走边塞身入大将幕府有关。这一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中(包括不被称为边塞诗人而写了一部边塞诗的),乔知之曾经参加西征仆固姑(为铁勒族),陈子昂也从乔知之西征到同城(今甘肃山丹),后来又从武攸宜北讨契丹。王昌龄三十岁以前曾到过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萧关(今宁  相似文献   

7.
"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前人对其生平已经做了详细的考索,但其生平中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考证辨析。陈子昂和武攸宜的关系及请命问题,有助于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子昂;而陈子昂的死因,历来纷纭。探析其死因,是对其最后生存状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8.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史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陈子昂在政治上具有卓见的才华,却未得到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而下狱;他担任武攸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是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的。作为历史遗迹的幽州台,  相似文献   

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是其代表作,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此诗虽短,但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愤懑的情绪,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陈子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他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却未得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下狱:后来他又担任武攸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面对高台凄风,旷野茫茫,诗人…  相似文献   

10.
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在弥漫着南朝绮靡浮艳风气的初唐诗坛上,他力主诗歌改革,倡导比兴寄托的汉魏风骨。他素有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由于直言敢谏,触怒了武则天,所以一直不被重用。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宣远征契丹,途经幽州燕昭王求贤台,想到自己空怀报国之心,屡次献策不用,反遭贬抑,心情郁郁不平,于是登台高歌,短章抒愤,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11.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二十四岁中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的重视,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他曾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并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后一次出塞,陈子昂因直言进谏惹恼了蛮横跋扈、不通兵法战术的建安王武攸宜,遭受排斥打击,被贬为军曹。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在悲愤抑郁之下,他登台赋歌,抒发“生不逢时”的伤感,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相似文献   

1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蓟北楼,唐幽州治蓟,为古燕国国都,传说是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怆然,伤感貌。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古人抒发生不逢时、壮志难伸情怀的诗篇有很多。在这类诗篇中,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独树一帜,最为脍  相似文献   

1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陈子昂具有  相似文献   

14.
陈瑶 《文学教育(上)》2008,(18):109-10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让古往今来多少怀才不遇的人士嗟叹不已,与之产生共鸣。这首诗有何独特之处呢?  相似文献   

15.
陈子昂,四川射洪人,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对于陈子昂的生卒之年,至今尚有争议,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的辨析,以就正于专家与读者。 关于陈子昂的生卒之年,异说颇多,分歧较大。梁庭灿定陈子昂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六五六年),卒于圣历初,年四十余。郑振铎、赵景深等定陈子昂生于高宗显庆元年,卒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年四十三。以上两说,大体近之,只是年龄的说法稍有差异,一较具体,一较笼统罢了。姜亮夫定陈子昂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卒于武后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年四十。但又云:或作生六六一,年四十二。  相似文献   

16.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让古往今来多少怀才不遇的人士嗟叹不已,与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7.
陈子昂现存诗歌120余首,其中仙道诗就达40首,约占总量的1/3。陈子昂之所以如此大力地创作仙道诗,除了他本身具有浓厚的道家、道教情怀外,还与他的人生理想、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所以,考察这些仙道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陈子昂的神仙情怀,更可以从中管窥他对待仕途、对待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1)思琴瑟(2),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释】(1)离堂:离开分别之所。(2)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作者简介】陈子昂(约661-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19.
前两年,电视剧《还珠格格》几乎风靡了全中国,你一定记得小燕子摇头晃脑哼出的“妙语”——“前不见烤鸭,后不见蹄膀……”可是你知道吗?这是从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变来的呢!这首诗名叫《登幽州台歌》,寥寥四句,传颂千古:  相似文献   

20.
致陈子昂     
你用你的才智与愤慨将那把琴摔得粉碎摔得全长安城一片哗然然而,现实与理想的鸿沟使你怅然了于是,你登上碣石馆呼唤可那燕昭王已成为历史于是,你登上幽州台放歌可那武则天是听惯了金笛玉音的呀于是,你流泪了那怆然的泪呦从二十四岁一直流到四十二岁将二十二个汉字流成一条悲壮与慨叹的长河(指导老师:叶子)致陈子昂$江苏盱眙县仁集实验学校文学社@王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