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艳霞  殷仲民 《情报杂志》2006,25(4):82-83,86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建立和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省大力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结合江苏省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参考前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究,提炼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各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做竞争力研究。结合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体系,在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划分基础上,搜集统计年鉴数据,用信息熵模型法,从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扩散竞争力、隐性竞争力4个维度,从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直接产出、间接产出等八个一级指标对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度,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排序,根据各维度表现评价结果对城市进行聚类讨论,针对每个城市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应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产业政策,对所处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在相应的环节提升上做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地区和评价产业4个方面,对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及实践,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目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既非常多样化又具有一些共同点。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特征,提出对其创新力和竞争力进行归并评价。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独有的特征,提出一种适合其特点的产业创新与竞争力评价方法,即从产品(装备)的视角,通过分析其产业产品的研发竞争状况,来综合评价其创新与竞争力。最后,以上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进行实践和实证。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规模,目前总体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手机、计算机和彩电更是位居世界出货量第一位,但在尖端技术上德国、美国较我国仍具备一定优势。本文从电子信息产业入手,简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并针对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报告主要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报告内容主要统计了截至2010年(即1985-2010年)和2011-2014年以来全国及广东省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国内主要省市特别是广东省申请量、授权量及其占全国总量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是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客观评价其经营绩效,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选择国内19家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运用2005-2010年面板数据和BBC模型及视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经营绩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该行业经营绩效稳定,但内生增长能力低下,在未来发展中实现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循环经济内涵以及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在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影响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二级指标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结构化的程序和方法,对2000—2013年国内产业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进行考察,通过检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认定的30种重要学术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对管理学和经济学认定的102种期刊,最终确认了19种国内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和106篇与产业竞争力评价有关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文章类型、评价指标类型、评价方法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指标构建多来源于投入产出角度,在直接评价中多运用竞争结果评价法,在综合评价中多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国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简单回顾,阐述我国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为了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提取,并提取经济发展能力、资产利用能力、产业销售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主因子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依据。结果表明,可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机遇产业和新生产业四大产业,其中支柱性产业竞争力最大,其他次之。最终根据四大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四年来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内的发明专利申请信息的实证分析,了解到在该领域内江苏省与其他先进地区的差距,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此后,核心竞争力便成为国际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进入21世纪,消费电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并与教育、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培育和提升消费性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对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和企业合作角度提出了提升消费电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利用2008-2012年的数据测算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是合理的;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动态变化,变化情况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广东省是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江苏、山东和河北次之;沿海三大直辖市在高新技术竞争力方面表现平平;浙江、福建、辽宁、广西四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在电子工业的发展方向上曾有过“军民兼顾”的考虑,即在为国防工业服务的同时,兼顾国民经济的需求。如果能够贯彻这个建设方针,将会极大地促进电子工业的发展。本文认为,由于三线建设的开展及“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电子工业在短暂地尝试“军民结合”的道路后,又实际上回到“以军为主”的传统发展路径上去。  相似文献   

14.
蒋岚  吴晓行  胡一蓉  王飞 《现代情报》2013,33(11):73-78
针对"十一五"期间江苏咨询业的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影响江苏科技咨询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对策,旨在为今后江苏咨询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湖南的信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软件业发展态势良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发展;信息通信业和网络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产业链不完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缺乏,自主创新不足;资金缺乏,对外资企业的依附性强,产业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动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为大力发展湖南信息产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双核战略”,即为一项包含有两个内“核”的战略。这一战略概念及战略构想的提出,其依据是根据世界新兴科技革命及其产业革命兴起与发展,导致我国与新兴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以及综合国力对比上,出现了新的差距;而其提出的目的正是想通过运用这一战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力,以防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双核战略”的发展构想,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现状,一个“核”主司与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个“核”则着眼于推动我国新兴自主科技及其自主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力国际竞争力。这两个“核”,其中,关系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成败的第二个“核”,在“双核战略”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为能准确把握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提升状况,特用“郗氏国力方程”对“双核战略”的实施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成功地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9个国家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总量位居全球第五,但是和美国、韩国、日本这3个国家相比,、则相对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第二,我国电子通信产业的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生产能力方面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尤其生产能力有望超越美国;第三,我国电子通信产业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环境和产业生产效率这两个方面,即它们制约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两大"瓶颈"。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制度安排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产业竞争力的生成能力较弱.首先界定了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的内涵,进而分析了目前技术进步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制度安排.中国只有努力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形成竞争力生成能力"的自主技术,寻找到有利于消化、积累和创新技术的制度体系安排,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的提升,保证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