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瑞晨 《物理教师》2008,29(10):36-36
在液体的表面取厚度等于分子作用半径(10^-9m)的液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的液体分子,一方面受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F1,同时还受到与其接触的气体或其他液体的分子作用力F2,当F1与F2的合力不为零时,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在合力的作用下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使表面层液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表面张力。学生在学习表面张力时,容易和浮力相混淆,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  相似文献   

2.
很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象紧张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因而在表面内一定存在着张力。设想在液体表面上划一根直线,直线两旁的液膜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拉力,拉力的方向与所划的线段垂直,液体表面上出现的这种张力,就称为表面张力。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二册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来谈液体表面张力的实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液体表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称为表面层。它的厚度等于液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一般不会超过6×10~(-9)米)。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层中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本)讲到了液体的表面张力问题,并解释了表面张力的成因.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这样分子间的势能就有变化.因此,表面张力的成因也可以从能量角度来解释. 设想在液体内部有一个分子P,我们必须考虑在这个分子周围的一切其他分子对它的作用.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所以只考虑一定距离内的分子就够了,设r为这个距离,叫做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液体的性质”一章中,表面张力是一个繁难的概念。因为它是建立在近代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以分子结构及分子的互相作用关系来描述液体表面层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它比以前各章的重要概念具有更深邃的内容,故不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其次,在表面强力的理论上缺乏鲜明的形象,具体的分析,再加解释的不一致,遂使在教学上带来莫大的困难。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对比从解释表面张力的不同论证中,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章中有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棉纸把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并说明缝衣针被水的表面托住的原因.许多学生甚至有的教师都认为缝衣针是受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平衡,使缝衣针被水的表面托住,并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受力图;也有些教学资料上说缝衣针是受到了重力、浮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平衡,其受力如图2所示.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妥的,缝衣针并没有受到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也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我们知道由于液体表面层(即液体限空气接触处的薄层)里分子的分布密度比液体内部的小…  相似文献   

6.
第I卷(选择题共5。分) 一、本题共13 zJ、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lLU斥力大于引力. 2一台简单收音机的收音过程至少要经过哪两个阶段:() A.口越大,下滑时间越短. B.6越小,下滑时间越短. C.下滑时间仅由圆环半径决定. D.下滑时间由半径和夕共同决定.图21一2 D召 A.调谐和解调. C.调幅和检波. 3.a粒…  相似文献   

7.
物质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坚硬的固体我们很难使它伸长,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物体为什么能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呢?这说明分子间不但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还存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拉伸物体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上仅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那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熔解  相似文献   

8.
一、教案课题:液体的表面现象(新授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理解液面表面张力的存在; 2.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教学难点: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使学生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教具: (详见“教学过程”中有关实验)。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讲授、讨论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1.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相似文献   

9.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在不流动的水面上一些飘浮的杂物总是聚积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杂物表面带有有机物质,例如:醇、酸、醛、酮等,这些有机物质大都是表面活性物质,它们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减小. 中学物理教材中,“液体的表面张力”一节是这样定义的:“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使液体表面各部分间互相吸引的力,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 为了讲清此定义,书本中列举了一些实例:荷叶上  相似文献   

10.
你注意过这种现象吗?将一枚硬币轻轻平放于一杯清水中,虽然硬币将水面压出明显的凹陷,但是它却能漂浮在水面上.金属制的硬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 原来,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的情况有所不同,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  相似文献   

11.
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所以使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B)多晶体在整体上表现为各向同性;(C)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液体中的布朗运动是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碰撞而产生的运动.答.[ ]2.取一段带棉线圈的棉线系在硬金属环上,将此装置浸入肥皇液后取出,硬金属环上有一如下左图所示的肥皂膜,若将肥皂膜的1和2两部分刺破后,残缺的肥皂膜的形状可能是下右图中的哪一个?答:[ ]  相似文献   

12.
一、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定义物理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 ,如重力、摩擦力、弹力、分子力、电力、磁力 ,还有压力、支持力、吸引力、排斥力、动力、阻力等 .前几种力是根据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命名的 ,后几种力则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我们知道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因此浮力是属于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 .而从浮力产生的原因来看 :浮力起因于液体 (气体 )的压强 ,且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 (气体 )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因此 ,浮力本质上是一种压力 .2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 ,浮力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拉脱法测量了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幅由大变小.分别建立了分子质点模型、胶团模型和键合作用模型:将液体分子视作质点,从表面分子受力和表面能角度论证了分子质点密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系数增大的机理;从乙醇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角度,结合表面活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结构的两亲性使其在溶液表面富集及在溶液内部自聚成胶团的过程,阐述了该过程使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的机理;考虑到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水合作用,溶液中形成的不同团簇中氢键作用力不同,氢键作用的减弱导致了溶液表面张力系数变小.研究证明,3种理论模型的作用同时存在于乙醇水溶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投影仪演示几个物理实验宜昌县教学仪器站郭兆新(443100)1.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中"液体表面张力"一节是这样定义的: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使液体表面各部分间互相吸引的力叫液体的表面张力。为了讲清此定义,书本中举了一些实例,如荷叶上的小水珠,草叶上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表面力仪(SFA)测量一价与二价电解质溶液中分子级光滑的云母表面间作用力.研究了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在分子级光滑表面云母间的性质.实验中测量了DLVO作用力及水合力,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的一价离子溶液(约10-4mol/L)中,实验中所测得的力与DVLO理论力曲线完全一致.然而在浓度超过反离子临界浓度时,额外的短程斥力偏离DLVO理论值,临界浓度对于每一种离子是不同的.实验结果展现了这3种离子对云母表面的屏蔽效应差异及在溶液中的水合性质.此外,从这些结果可以评估2个水合钠离子或者2个水合钾离子之间的作用能.  相似文献   

16.
在讲到液体表面有表面张力时,常会做浮针(钢针浮在水面上)和浮币(硬币浮在水面上)实验,并予以说明:表面张力与浮针、浮币的重力平衡,使浮针、浮币静止在水面上. 轮船也是浮在水面上,人们却从不认为是“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会不假思索地说,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或者更仔细的说,表面张力的贡献是微薄的.  相似文献   

17.
颜燕 《考试周刊》2012,(77):153-153
表面活性剂是指以极低的浓度就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分子都是由非极性的憎水基与极性的亲水基两部分构成,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这类分子具有许多特殊而优越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论证指出参考资料③和④中利用表面层内分子的作用力直接证明表面张力存在的论证方法本身不成立。进而指出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不仅受到一个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垂直于液面且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引力f_引,而且在平衡位置时还受到一个紧邻分子所施与的、垂直于液面且指向液面的合斥力f_斥。从而对现有的认为表面层内分子所受的合斥力与液体内部的一样仍是四周对称的观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9.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性质,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各种表面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毛细现象、浸润现象是小学科学知识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小学生对表面张力及表面现象认识模糊,误以为表面张力是扩张表面的力,不知道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也是毛细现象。表面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感知表面张力的存在并理解表面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性质,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各种表面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毛细现象、浸润现象是小学科学知识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小学生对表面张力及表面现象认识模糊,误以为表面张力是扩张表面的力,不知道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也是毛细现象。表面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感知表面张力的存在并理解表面现象的成因。实验1:自动缩小的肥皂液膜。把一根细金属丝弯成一个u型框架,另一根细金属丝l可在框架上自由滑动。把框架放在较浓的肥皂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框架上就罩了一层肥皂膜。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会把滑动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