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网络空间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了很大威胁,不仅阻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带了莫大困扰,完善网络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迫在眉睫,本文就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74):161-162
隐私权是一项人格权。公众人物因其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导致其生活隐私容易成为人们猎奇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进步,人们对公众人物隐私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于是公众人物遭遇侵犯的案件日趋增多,因此,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有关知识是值得我们进行分析讨论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的分析,思考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发展,并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隐私权就是人们的隐私权在网络上或者是网络环境中的扩展,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网络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保护好人们的网络隐私权,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人们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地位。文章分析了改进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面临新的难题,网络隐私侵权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方式的保护,面对网络对公民隐私的冲击,有必要对现行立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建立一个完善的隐私权保护机制,以期更全面地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
沈婧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15-217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秘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威胁。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信息时代下的隐私权,其范围、性质和内容都具有新的特点,也更加容易受到侵犯。对隐私权进行法律经济分析有助于认清隐私权侵权和保护的内在逻辑。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保护方式,即立法规制和业界自律。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非规则方式对信息隐私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高速、经济、便捷等多种便利时,也对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形成巨大挑战.很多国家已对网络隐私权作出了相关立法保护.我国的《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将隐私权纳入侵权法的保护范围,但对如何进一步保护网络隐私权,还应当借鉴先进法域立法经验,以完善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注重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其中美国、欧盟采取的保护模式具有典型性和参考价值。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过程中面临着法律保护不足、行业自律机制缺位的问题,加上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自身具有易受侵害的特点,无疑加大了保护难度。在分析美国、欧盟保护模式利弊的基础上,从立法层面进行保护、加强行业自律、明确家庭学校所应承担责任3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侵犯隐私权是目前社会生活领域和法学界争议不定的一个热门话题,隐私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探讨稳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的论述,给侵犯隐私权行为作一个筒单的认定,根据民法理论分析构成隐私权行为的四个特征,并提出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应当给予限制,指出稳私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在我国的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私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概念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隐私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隐私和隐私权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隐私包括比较广泛的内容,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个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多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本人试图从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概念和内容着手,来谈一谈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侵犯隐私权是目前社会生活领域和法学界争议不定的一个热门话题,隐私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探讨稳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的论述,给侵犯隐私权行为作一个简单的认定,根据民法理论分析构成隐私权行为的四个特征,并提出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应当给予限制,指出稳私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在我国的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虚拟空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网络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担忧,网络隐私权因此诞生.在我国,隐私权保护立法本来就不十分完善,又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全方位的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图书馆伦理与读者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护读者隐私权是图书馆伦理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总结了美国图书馆保护读者记录隐私权的历史并做了粗浅的研究探讨.美国图书馆保护读者隐私权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新时期图书馆建设中,我国应该从国家立法、行业规范自律、提高利用新技术和读者自我保护等方面来保护读者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3.
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建立起一个隐私权保护范围的平面图。在美国法中,实际上将肖像、姓名都置于隐私权中加以保护。而隐私权在我国为具体人格权已为通说,不加更改直接移植美国隐私权制度必然造成隐私权范围的扩大,最终因与其它权利冲突而造成体系上的重叠和混乱。欲将隐私权作为具体人格权加以准确规范,就必须对隐私权与相近具体人格权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其它具体人格权实质上构成了隐私权的制度背景,也可以说是隐私权的外部范围。加强对隐私权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立法规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法官业务素质差异较大的国家实现适用法律的统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隐私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地社会和生活之中,私人的隐私的保护一直都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由于个人的疏忽,经常都发生隐私泄露的情况,这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当中,对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极大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全面、充分的保护。国家通过健全法律体系来维护国民的隐私权不受损害,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隐私权地相关概念做出诠释,并结合目前私人隐私权地法律保护所存在地问题,对于如何用法律来保护隐私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名誉、甚至是人身安全.信息时代中,如何维护人们的隐私权成为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信息时代下的隐私权的定义入手,探讨了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并针对现状就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措施,从构建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体系、强化政府对行业的自律形象、加强对公民维护自身隐私权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属于民事权利,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由于我国现阶段采用的间接保护隐私权的方法不完备、不周密,人们的隐私权常常遭到侵害.手机短信隐私权亦不例外,当手机短信隐私权遭到侵害时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济.因此,我国民事立法应明确对手机短信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隐私     
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对隐私权造成前所未有的侵害。面对各种侵害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我们应从发展教育、开发网络隐私保护技术和加强政府立法入手,切实地保护网民的隐私。  相似文献   

19.
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正在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和表达自由的场所,也为人们的信息交流、通讯等提供了方便和快捷。但由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和虚拟性,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本文基于传统隐私权的概念,阐述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在详细分析了我国网络隐私权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其主旨在于保护自然人生活的自由和精神的安宁.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独立人格.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日趋紧张和复杂,人们的个人生活又越来越容易受到干扰和侵入,因而在现代社会,保护个人隐私就变得尤其重要.加强我国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建立并完善人格权法律制度,我国目前的立法应确认隐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