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现象的善恶评价方式●王本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缺乏认真的思考,并因此影响了对教育善恶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因而,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探讨,努力寻求恰当、正确的教育善恶评价方式,在当前具有现实意义。一在伦理学上,有两种常见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自身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因其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在对青少年荣辱观的培养上有着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引导学生树立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村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4.
<正>道德自律是个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自我责任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的"拔节孕穗期",实现青少年由被动服从到主动律己的创造性转化,能促进其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助力科学精神之培育、政治认同之达成、法治意识之形成、公共参与之实现。  相似文献   

5.
郭景致 《成才之路》2012,(15):12-I0010
在我国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道德价值被排挤到了知识体系以外的边缘地带,对照“八荣八耻”,一些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美丑界限被混淆、扭曲,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增强道德自律,践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与记忆力,诱发青少年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积极乐观性情绪、意志力和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青少年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总之,美术教育可以以美启智、以美控"心"、以美匡德、以美健体.因此,一定要切实强化美术教育,使其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导,也是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的认识基础,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一些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道德观点、道德规范有了认识、懂得了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之后,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并逐渐养成习惯。如没有对学生晓之以理,就谈不上动之以情,更难以导之以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席卷全球、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喻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本文在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六条预防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道德失语症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时习惯性地不愿意或不敢借助于其道德语言能力表达其善恶判断、善恶评价和善恶选择的事态。道德失语症患者的"道德失语"具有习惯性特征。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某个原因(如善恶判断失误)偶然性地道德失语,他就算不上道德失语症患者。道德失语症患者是那种对善恶不辨习以为常的人,他们习惯性地不以善为善,习惯性地不以恶为恶。因此,每当有具体的道德语境需要他们扬善抑恶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于不发声。在应该弘扬善的时候,他们哑口无言;在应该抑制恶的时候,他们也缄默不语。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10.
正中学团委工作应该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的需求,切实履行组织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职能。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团委工作的重点。活动目的在于,用中国梦奠定青少年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引导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为此,我校创新团委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中国梦·学子行"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实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5日多云周日的上午,我们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刘增原的作文发表到《快乐作文》、《青少年日记》和《协同教育》上了。而王杰的"大作"也不甘示弱——发表在了《青少年日记》第五期上。当时我也很高兴,因为他们都是"野百合文学社"成员,我的好伙伴,我以他们为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些教育语言,不经思考,若在教学过程中传播,可能的后果令人担忧。青少年时代接受的谬误,终生难以纠正。"文革"结束,大学的老先生们得"解放",重上讲台,得意间曾大呼"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生猛烈鼓掌。我私忖本非英才,不敢僭称,很是困惑。后来到中学,同行说在名校工作的优势,在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闻之更感不安,以我之驽钝,岂能误英才,遂不置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结合教材选准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就能达到"以德为本,教书育人"的目的。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德育教育为加强学生爱国精神,在课堂上,我就会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人人皆知的《三字经》的开头。的确,只有从小学会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前不久,我在杭州"西博会"上遇到一位在加拿大工作的吴女士,她和我谈起了加拿大的"爱心教育",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5.
本期介绍的是一篇特殊作文.它来自于考场,发表于报端,被推荐者说成是"我手写我心,我心传我情"的佳作.细读之后,我认为这样评价有误.文章存在较大缺陷,它着意渲染了青少年生活"轻狂"的一面,而且是以欣赏的态度表现这一切的,这就成了"问题".如何评价和引导这类"问题作文"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大局,直接联系到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3亿,领跑全球互联网。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和自我控制力,生活阅历较浅,缺乏对美丑善恶的判断力。青少年上网很容易沉迷其中,他们流连于网吧,迷恋于网络游戏、QQ聊天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制定与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教师职业伦理行为,评价教师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准则。教育劳动是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神圣劳动。教师遵守怎样的职业伦理准则,在教育劳动中表现出怎样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到教育劳动的成效。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教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旺盛期,他们的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还对善恶美丑的区分能力还有所欠缺.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丑恶现象,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不是被评,就是在去评审的路上",这些年,各类评价评审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宝贵时间,科研人员忙于评审,难以安心致研。"当前科技评价机制存在不科学因素,很多高校太过重视文章数目、引用次数等,细想之下这些都不是科研创新的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在两会上直言。"科技评价必须公平、公正、公开,保证评价活动依据客观事实作出科学的评价。"《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中提到。如果缺少了"客观""公正",将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