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见。一、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小学生由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成熟期,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在有意无意中,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一点有利于学法指导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苏丽婷 《学子》2014,(9):11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相似文献   

4.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陆妍 《考试周刊》2014,(43):35-36
学案导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方式,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和谐统一。因此,学案导学不仅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而且侧重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林秀乐 《考试周刊》2011,(20):146-147
自学能力是指能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怎样学习。教师教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而让学生能独立学习。本文通过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在课堂,学生主要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知识。然而由于语文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行解决。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再教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无疑将会让我们  相似文献   

8.
王静 《云南教育》2000,(5):16-17
叶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他把这一教育思想概括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揭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辩证关系。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精神 ,实打实地着眼于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坚持做到以下四点。一、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自学探索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知识。例如 ,分析、记忆字形 ,理解词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 ,都不应由教…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让学生学会。教师要把让学生学会这个基础打得扎实,使学生从学会到学好,对老师的依附性由大变小,才能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预订的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他们会学,第二阶段是让他们会创。让学生会学,使他们在学习中受老师精心指导而由被动变主动。一般情况下,不是老师教哪一点就学哪一点,而是老师不教也能自学。这样能带来更多的自己学会,不…  相似文献   

10.
自学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的一种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不能单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学”不是指广义的“自己学习”,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先生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不是教师不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培养可以说是实现"不需要教"的理想路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叶圣陶先生曾提出"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预习能"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教学目的,其意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3.
三类课文的安排体现了从理解到运用,教到不需要教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机的整体。讲读课文作为这个过程的起点,其教学任务虽然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但也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任务,因此,讲读课文的教学就必须变教师的“传授”为“指导”;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求。怎样指导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呢?我认为:根本在于指导途径,关键在于教给方法,核心在于启发思维。要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达到“自能读书”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教,是为了不教。"成功的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随着我校"自学指导实验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也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自学指导的方法。一、在前置作业中渗透课前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采用前置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在课堂,然而由于语文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再教的最终目的。高中语文教学如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无疑是告诉教师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新课程改革思想也正是如此。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而是在于要教会学生“会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更多的,甚至是教师不曾教过的知识。做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把课教好,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学生要掌握学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学法指导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教师,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会学"远远比"学会"重要,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