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爱伦·坡的《黑猫》进行分析,探讨黑猫形象所揭示的人性特征。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与黑猫的形象相互渗透,反映了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黑猫的形象又如明镜。照射出人性的复杂。人性中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努力寻求自身、现实和道德伦理之间的平衡,避免一味地诉诸外物,否则,将导致人性的扭曲和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小说《蜗居》中极具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的代表人物之一海藻的形象,并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揭露人性的善恶变化,分析其扭曲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光明天使》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指出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代表,揭示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展现作者欧茨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在《蝇王》《黑暗昭昭》中,威廉.戈尔丁描写了两组善恶分明的主人公形象,杰克和索菲、西蒙和麦蒂,前者人性的黑暗与罪恶源于他们贪婪的"本我",并导致了毁灭性的恶果;后者人性的光明与善良源自遏制"本我"的"超我",并都为此付出了牺牲生命的惨重代价。所以,只有"本我"与"超我"这两种对抗力量保持平衡,人性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心理复杂的希斯克利夫的形象。然而,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个魔鬼。他只是在不断的虐待与抛弃下,人性开始扭曲,成为一位疯狂的复仇者。最终希斯克利夫在复仇的思考中选择重新回归纯净的人性,实现了本我、自我到超我的转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迪伦由生到死再到生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超我、本我、自我三者之间不断变换斗争发展的过程。人性的回归使迪伦找到了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使她战胜了"超我"的限制,战胜了"本我"的自我放纵,充分发挥了"自我"的调节作用,使这三种力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对立,达到完美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是代表日本大正时期文坛的著名小说家。其中《杜子春》中的人物"杜子春"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其行为形象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也将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成分,通过分析人物的人格构成也可以来解读人物行为活动以及心理变化。本文将利用该理论,通过对《杜子春》小说具体文本的分析,来探析"杜子春"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行为形象。  相似文献   

9.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秘密分享者》是其海洋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探讨了主人公在面临危机时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如何从另一个自己身上找到力量而实现自我的成长。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了该小说中主人公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认为小说主人公的人格经历了分裂、整合之后,自我最终达到成熟,在协调本我、外部环境和超我三者关系之间发挥了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重结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以弗所的寡妇》的主人公的行为做出了细致的心理分析。而男女主人最后做出的愉快地抉择让我们认识到人在没有社会道德监管情况下的人性的弱点,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小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时间与爱的复杂交错中勇敢探索,发现自己的成长过程。基于此,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域探讨这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人格发展历程。在梳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小说主人公的三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析了他们人格发展的过程,最终在本我和自我之间保持平衡,达到超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作品把鲁智深推进到生存结构之中,从形而上的哲学叩问和形而下的道德实践中拷问自我,探讨人类的存在方式,从而对陷入尘世的人生进行哲学上的探究。这种探寻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纬度之下的人性的省思,使它成为我国尤罕的"哲理小说"。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之第三章《心理人格的解剖》阐述了个体"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明人冯梦龙所编《三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其创造的故事人物也都极富个性。在分析故事人物个性时,必然离不开对形象的心理、人格进行分析,也就自然无外乎对分析对象"本我"、"自我"、"超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诗卉 《英语广场》2022,(23):54-57
本文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探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一生中的精神探索历程,并分析其长篇小说《复活》中的主人公喀秋莎·马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人格结构发展历程。两位主人公一生都经历了纯真善良、放纵堕落、忏悔复活这三个阶段,他们的人格结构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互相斗争,但最终都实现了向超我的转变。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洞悉人物内心,探寻其心路发展历程,对人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理解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牵风记》是作家徐怀中遵循文学是人学原则,关注人性刻画的一部力作.依据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牵风记》的主要人物曹水儿、齐竟、汪可逾分别与本我、自我、超我三重结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关系.小说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战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多向度塑造,即本我的释放和转化、自我的束缚与反省、超我的坚持及流...  相似文献   

17.
袁意 《唐山学院学报》2022,35(1):103-108
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设置了宽阔的下层空间和相对狭小的上层空间,小说主人公"仆人"沿着石阶和梯子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场景的两度转换伴随着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的改变,而这个故事整体上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喻结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混乱而充满世象的下层空间是对主人公"超我"的再现,自由而封闭昏暗的上层空间象征着不受控制的"本我"存在,而破败不堪的外部世界则以"超我"的审判方式将"仆人"的"自我"压抑到"本我"的边缘,亦即死亡冲动的空间中。面对此种挑战,"仆人"在"本我"空间借助于以"刻耳柏洛斯"身份存在的"老妪"重新找回"自我",并由此转向"自我"的复归以及对"超我"的反叛之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小说家霍桑的自身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促使其写下脍炙人口的小说《红字》。《红字》自发表后,就引起学界的广泛研究,研究都主要包括从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叙事角度等视角下的研究,但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角度研究《红字》的并不多。文章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角度,分析红字中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以及霍桑在创作《红字》时的心路历程,即研究主人公及作者的超我、自我、和本我,以此揭示只有在超我和本我和谐相处的状态下,人才能健康生存下去,并昭示严苛的清教教规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9.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其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因为小说中几位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之间的影响与牵制,以及充满着神秘诡谲色彩的"画像"而使这部小说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我们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来解读这部作品时,可以发现书中的人物与画像分别表现出了本我的觉醒和失控、超我的呼唤与拯救以及自我在二者的冲撞下艰难的平衡与复归。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伤逝》和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都讲述的是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从时间上看,两部小说相距六十多年,从小说所塑造的"子君"形象来看,既有不变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这不仅与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关系,也与时代的变迁和子君的选择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