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最早的专业书店怕要算上海“少年儿童书店”了。1959年10月,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曾为她题写了店名。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又有了“音乐书店”和“科技书店”,隶属上海图书公司的还有上海书店和上海古籍书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海陆续建立了13家专业书店,其中有按图书门类划分的如“学术书苑”、“艺术书店”、“工具书店”等,也有按出版社地域划分的如“省版书店”、“上海图书贸易中心”等。上海专业书店,建立的时间早,.数量多,门类全。市新华书店系统有16家,其它还有由企业办的“经济书店”,部队办的“军事书店”,个体承包的“生活书店”等,共有20家,遍布上海各个角落。双渠道的图书流通现状  相似文献   

2.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2.“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刊播媒体:《竞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19日,作者:张喧;  相似文献   

3.
华灯初上。当时钟的指钟慢慢走到6点30分,上海数百万台电视机几乎同时打开,这是上海电视台“新闻报道”节目时间,短短的25分钟时间,要播出20多条新闻。上海在这旋转的世界中一天所发生的主要事件,上海在这改革开放的舞台里所演出的每一出活剧,都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据调查:上海有54%左右的市民是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了解上海的变化和获取信息的;上海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多年来始终是上海台各档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杨振宁博士告诉笔者,他在上海只看一小时的电视:上海台的“新闻报道”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各国驻上海的新闻机构将  相似文献   

4.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新闻”。①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  相似文献   

5.
1862年,即文久2年(同治元年),日本德川幕府向中国上海派遣了官船“千岁丸”。这是自1854年实施开国政策以来,历经8年之久德川幕府第一次向中国派遣官船。1862年5月27日(文久2年4月29日),“千岁丸”从长崎出发,6月3日(5月6日)到达上海。由于是帆船,从长崎到上海用了8天时间。  相似文献   

6.
上海将建一流国际信息港 上海将用五年时间建成亚太地区重要信息产业基地和最先进的国际信息港。“十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由大容量国际出口宽带互联互通多媒体交换的通信主干网和多种宽带接入网,形成全球用户最大的“三网融合”和“手机上网”区域市场,并且拥有全球各大城市中发行量最大的社会保  相似文献   

7.
农场恋情     
我17岁就去了上海在皖南山区办的一家国营农场“上山下乡”,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农场里百分之九十都是上海知青,每年都有大批老职工上调回上海,又有更多的上海知青下放到农场.年轻人在这里有种地的,有养牛挤奶的,还有生产奶粉、麦乳精和搞基建、农机、副业的.尽管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人们都讲斗私批修,但只要有年轻人的地方,“爱情”这点私事就无法灭绝,只不过大多成了“地下活动”.今天屈指一数将近40年过去了,当年再秘密的活动也都但说无妨了.  相似文献   

8.
在重庆偶尔搜索电视频 道,一不小心把上海 卫视给搜索出来了,真是高 兴之至。可高兴之余又多了 几分忧伤,更多了几分思 索,觉得有必要冒贻笑大方 之险为中西部的媒体进一言。 上海卫视的上海新闻 节目,仅从两个地方就可以 看出其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的大家风范。一是时间安排 上,上海卫视把上海新闻节 目安排在晚上8:00-8: 30这个时间段。既不与中央 电视台一套的“焦点访谈” 节目相冲突,也不与其他卫 视的新闻节目抢时间。这样 一来,上海观众就不会在是 看“焦点访谈”还是看上海 新闻之间艰难抉择,就是外 地观众在看…  相似文献   

9.
从“多毛”姑娘的信说起1980年10月10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一封反映长“胡子”姑娘苦闷心情的来信,同时发表了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蒋迪仙的复信,回答了长“胡子”的原因,并邀请姑娘到她那里治疗。出乎蒋迪仙的意料,第一个星期的诊疗时间就去了七十多位“多毛”姑娘。以后越来越多,有时一天就有七百多人。为此,  相似文献   

10.
国家推行的“五一”、“十一”长假制度,给了人们更多的休闲时间,虽然期间出行旅游的人多了, 但早几年一放长假就蜂拥而出的热潮逐渐回落, 受传统习惯影响趁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习俗难以改变,看电视成了在家消遣的首选。据明略市场策划咨询(上海)对1000名 18岁至55岁的上海市民  相似文献   

11.
今春上海的“甲肝”事件现在早已事过境迁。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什么有益的教训呢? 为了使行文避免过于的理性和枯燥,先向大家展示一下在与上海毗邻的南京城摄取的众生相。一幅世相图时间:戊辰初春。农历新年前的某天,某国营大厂贴出一张通知:“鉴于上海流行肝炎,经厂部研究决定,任何人不得回上海探亲休假。若有违令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严格追究行政、经济、道德责任。”布告栏下,人头攒动,人们  相似文献   

12.
与13年前在上海种下第一棵蔬菜时一样,62岁的美国人朗杰士始终在媒体前保持低调。朗杰士在上海被称作“洋农民”,他的“农场”是外国人在此地投资时间最长的“常青树”。尽管如此,他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大部分时候都报之以“NO”。不仅对媒体,对于其他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参观”“评比”之类活动,他也一概拒绝。其园艺场所在的乡镇农业部门曾有意把他300亩大小的种植基地列作“现代农业示范性基地”,朗杰士同样谢绝了。他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在上海种菜,是“我的实验”,也是“我的生意”,更是“我的享受”,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上海共发…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澳大利亚力拓“间谍门”事件日前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力拓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秘密被拘留。  相似文献   

14.
辞岁感言     
告别二十世纪的上海 ,我们迎来了新的千年。在逝去的一百年里 ,上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滨海县邑 ,一跃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回眸上海百年沧桑 ,瞻望未来发展蓝图 ,对于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上海 ,无疑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今年特增辟“世纪回眸”一栏 ,诚请海内外各界专家学者不吝赐稿。来稿以两千字左右为宜 ,并请注明作者的职称或职务。本刊将按来稿时间先后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用“封闭”,“沉寂”来形容上海传媒业的面孔。面今,上海最大的传媒集团——广集团,正在上演一系列大投入,大制作,同时含有不少冒险内容的“动作大片”,而其主力旗舰上海东方卫视更是目标直指央视。  相似文献   

16.
东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给听众以全新的感觉。我们从11月12日至11月28日收听了东方台与上海台的新闻节目,感到东方台的改革举措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第一,切实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播出新闻的信息量。11月25日至27日,以每天早晨7点播出的“东广快讯”节目为例,发生有昨天至节目播出以前的新闻共82条,占新闻总量的63%(昨天以前的仅12%)。这一比例高于上海台同时间播出的“早新闻”节目(上海台此项比例51%,昨天以前为27%)。此外,30分钟的“东广快讯”平均播出新闻43条,其中25日播出55条,平均每条新闻播出时间仅35秒,可见新闻之“短”,适应了都市人生活的快节奏。广播作  相似文献   

17.
陈丕显从1952年2月调任上海市委“代理第一书记”起,至1975年10月离开上海,整整24个春秋。上海,是陈丕显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了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他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云教授在他即将出版的新著《陈丕显传》一书中,对陈丕显在上海的这段经历作了铺陈和探讨。现经作者同意,将1958年前后的几段史实首次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有一本在大上海印行的只有八十六个页码的小书,“初版”印行的时间准确到“日”即哪一天,——是“中华民国卅四年十月一日”,也就是1945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前的七月,中国共产党从上海望志路上那幢青红相间的小楼起步,开始了创造自己历史的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跋涉。七十年后的七月,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等地区汇集而来的摄影名家和后起之秀,又选择了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上海一日”大型摄影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江西中央苏区,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大部分时间为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搞军事电台通信和“新闻电台”工作。从上海到瑞金一九三三年,上海地下党组织,将我和另一位同志从上海派到江西中央苏区,去加强红军中的电台通信工作。按照组织调令,于三月初,我们由秘密交通员护送,从上海搭乘日本海轮启程,经过汕头、潮州、大埔、峰市等地进入中央苏区。一路几经险阻,我们总算胜利地到达了当时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