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核心的艰难课题,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民化不但要解决居有其所的硬件要求、居有其业的生机要求、居有其保的保障要求,还要解决使其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将其塑造成符合城市居民素质内涵要求和价值取向的市民,使包含生活习惯在内的行为素质、心理素质、精神素质等与城镇精神文明相符。文章分析了农民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的相互关联性,探讨了促进农民的城镇化的策略、途径,有效帮助他们适应城镇化的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法律规则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人际关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使他们不仅实现名义身份转变,更要实现真实角色的"蜕变",成为与现代城市工作、学习、生活接轨的市民。  相似文献   

2.
与国际上许多国家不同,我国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第二个过程是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只有相继完成这两个过程,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才称得上真正实现。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困难,不在于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是在于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指的是农民的身份没有改变,而又进城打工的工人。农民工是城乡差别在城市的缩影,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亡之日.就是农民工终结之时。要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而且,改革力度又不能超越发展程度。可见我国城镇化道路之漫长,任务之艰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使大量农民实现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在新市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赋予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功能上以新的使命。目前,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加剧了城市社区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观念认识、加强实体建设、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梯级资源共享,这是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陈玉龙 《成人教育》2016,(12):82-85
在城镇化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型,目前已然成为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传统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这种身份的转型,可以说是离不开继续教育的.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转型农民的继续教育新需求基础上,通过透析转型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深化对转型农民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伟 《成人教育》2015,35(5):80-81
城镇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成果,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但是城镇化有可能会让人民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教育引导新市民,提高市民的身心素质,让新市民真正地同城市相融合,让新市民在和谐的社会中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让农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从而能够有尊严地在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同时也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的变化和发展,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文章从新刻籍制度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人口城镇化现实路径问题,认为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门槛、破除农民工流动性就业的难题、促进城市人口与外来人口相互认同、建设包容型性城市文化并形成合力,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将有效化解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打破农村社会发展瓶颈的基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市民教育,引导农民向城镇化的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市民作为传统农民向市民转化的中间阶段,其思想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强与完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改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教育 ,是现代法治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多元的结构性要素 ,包括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护法意识、正确的权利主张意识、自觉的义务履行意识、公平合理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的国家主权意识等多方面内容。由法律知识传授深入到法律价值熏陶、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 ,塑造新一代国民 ,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意识教育是对儿童生命的深切关照,其宗旨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儿童期是实施职业意识教育的关键期。文章分析了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教师)是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三大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村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对促进农民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湘西农民受教育状况判断,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从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的构成看,农业社会的科技素质在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结构中的比重很大;从湘西农民科技意识来分析,中国农民对实用农业科技非常关注,但真正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高职教育通过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服务,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识不强、专业结构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需求、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度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构建具有湖南职教特色的专业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优质发展,提升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特点,但自身又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意识和就业指导不足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矛盾,要求强化就业与创业指导;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与市场经济的创业需求脱节,呼唤加强创业教育;而席卷全球的就业与创业研究和教育的强劲热潮推动着中国社会重视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增强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新生的公民意识水平,不仅能促进新生的全面成长,更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两所高职学校部分新生公民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从公民意识内涵的不同视角可以看出高职学校新生的公民意识的大致轮廓,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谈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价值之本真与"三教"价值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教育具有“成人”的本体价值、终极关怀和丰富多样、变化多姿的工具价值和现实关怀,两者的良性互动体现出农村教育价值的本真。明确农村教育的价值本真有助于重新对农村普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进行价值定位,农村普通教育旨在为农村和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农村职业教育旨在提高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能力,农村成人教育旨在深入扫盲和提高农民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农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研究农民的教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民教育期望观、男女教育观、农民的学校教育观、农民的教育投资观、农民的教育政策观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山东、四川、内蒙古、甘肃四省区部分地区农民教育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