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势不可挡,对体育品牌全球化进行文化省思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聚焦在主导新自由主义的跨国企业,并以文献回顾和理论概念切入为基础,超越体育传播学所建构的品牌文化事实,厘清体育品牌全球化的运行机制.探讨中国体育品牌在全球商品链的角色及其代工价值,进而反思体育商品世界中品牌文化,为中国新一轮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改革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体育文化品牌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对体育文化品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文化品牌的特性,对体育文化品牌的定位评价建立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性定位、价值性定位、前瞻性定位三方面系统地研究体育文化品牌定位,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为建设较具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品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化建设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品牌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体育名人品牌的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目前我国体育名人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健身价值观念、群众体育促进性因子构成了我国体育名人品牌经济和社会效应结构体系。我国体育名人品牌所蕴涵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炜 《体育世界》2010,(3):80-8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进行了认识,并在这种视角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路径选择:(一)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二)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三)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四)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五)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营销对品牌的影响,分析了体育营销的若干理念问题,提出了打造中国体育品牌的策略,即应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把体育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等,旨在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体育文化的价值视角出发,着重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形式与城市品牌结合的三种运营模式,深入分析了体育文化在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体育文化对促进城市品牌化的具体对策,为进一步开发体育文化资源,发挥体育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文化的价值视角出发,着重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形式与城市品牌结合的三种运营模式,深入分析了体育文化在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体育文化对促进城市品牌化的具体对策,为进一步开发体育文化资源,发挥体育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冯迪 《体育世界》2008,(11):11-13
经过近2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体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随着体育企业队伍的壮大和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的介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谈一谈体育企业民族品牌的建设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体育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是西方化的观点,而实际上,近百年来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无论出发点还是最终目的,都并非如此。其实质是在自身文化基础之上的自觉式现代化。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体育文化的西方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根据变化的世界文明势力的力量对比,阐明我们所担心的中国体育文化的西方化是不可能的,并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软实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体育组织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与西方国家职业体育组织软实力发展的现况,就如何提升职业体育组织软实力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应加强管理理念建设,打造良好形象,创建及维护品牌资产,推进文化建设,重视传统与风格建设等,以此来提高职业体育组织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