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局主办的现代保健报,在全国众多的卫生报纸中崭露头角,连续获得“报纸创新特等奖”和“全国卫生报纸十佳”两项大奖。这份卫生类报纸,何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好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有一个金牌栏目——《报中报》。现代保健报是1985年创刊的一份四开报纸。1991年7月,该报编采人员开会,讨论报纸如何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时,有记者提出创办一个《报中报》专栏,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经过反复酝酿,编辑部决定,《报中报》专栏以四个版的微型小报形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5,(10):F0002-F0002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为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3.
刘五云 《传媒》2002,(4):33-34
中国卫生专业报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纸之一,因为在其它国家,没有这样多的卫生专业报。至2001年止,全国公开发行的卫生专业报已有34家,尚有几十家内部发行的地方卫生报,总发行量已达500万份/期。 解放后,大约在50年代初至中期,全国许多省会市建立省级或省会市级的卫生宣传教育馆(此名称亦与前苏联相似),有些地方的馆舍设计和建设甚至都是按前苏联的图纸建造的。前面一栋办公楼,后面连着展览厅,可作卫生图片展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05,(5):F002-F003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上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5.
《人民保健报》是全国最早走向市场化运作的医疗卫生行业报纸。2001年初,《人民保健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脱钩,划转到广西报刊出版中心。2001年8月1日正式改版,改版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和风险意识,造成资金断链,丢失了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尤其是后期再次调整出现违背市场运作规律、缺乏独特个性等问题,导致《人民保健报》最终休刊。  相似文献   

6.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7.
企业报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文件转发的“简报”。《江汉石油报》作为企业报大家族中的一员,虽然是江汉油田局党委的机关报,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发表的作品多次获全国新闻奖项,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显示出创收能力,表现出一份企业报办报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化艺术报     
《今传媒》2006,(5X):F0004-F0004
《化艺术报》创刊22年,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份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丰富多彩的化艺术类综合报纸。素有“化艺术精品”之誉,被中国报协等单位评为十佳报纸,深受广大记喜爱。  相似文献   

9.
刘颖 《新闻界》2001,(1):54-54
绵阳电力报是四川省绵阳电业局主办的企业报,从 1981年初创办的油印《供电简讯》,到后来激光照排的四开四版报纸,绵阳电力报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这期间,报纸曾于 1997年荣获中国电力报刊协会西南分会“十佳”优秀报刊称号, 2000年又荣获“全国优秀供电报刊”的殊荣。上百余篇新闻稿件获市、省 (部 )级及全国的各类好新闻奖。   立足本企业,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为企业两个文明服好务,一直是绵阳电力报编采人员深思和努力的方向。针对新闻源较为单一的企业报,重策划、重思路、重深度做好报道,更能突破报纸自身的局限。   新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三昧》2006,(6):18-19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从2005年10月开始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投稿电子信箱:han8729@126.com联系电话:13366199364组织联络负责人:韩虹专栏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期向大家介绍4个报纸的专栏。这几个…  相似文献   

11.
常云 《青年记者》2007,(14):165-165
“行业报”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媒体形式。在国外,为行业服务的媒体多以期刊杂志的形式存在,而且地域性比较强,全国性的行业报几乎没有。而在中国,从数量上看,行业报在全国性报纸中占有近八成的比例,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7、8%。“行业报”作为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特殊的宣传功能。行业报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体制改革进程中保障各行业持续有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13.
湖北襄阳报从1976年至今,已形成了一支有三千多人组成的评报队伍。这支评报队伍绝大多数是报纸的热心读者和通讯员,他们结合实际,对报纸评头品足,提出了不少好意见。据统计,去年襄阳报共收到读者评报信稿四千多件。在新闻改革中,他们还配合报纸调查读者需要,开展读者“点菜”活动,对报纸改革,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引导评报员围绕报纸改革进一步搞好评报活动,报社帮助他们着重解决怎样抓住重点,据事论理地评报。通过参加报社的一些评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一张由孩子们自己办的报纸——《小主人》报,于1983年7月15日在上海出版了。《小主人》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编辑部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12岁,投稿者也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报纸刊登的文章、图片等,全是由孩子们采写、拍摄和编辑的。报头“小主人”三字是7岁的侯炜锴题写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山城重庆的报坛十分热闹。目前,重庆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1种,内部发行的报纸100多种。除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农村报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报纸中国医药报、中国市容报;西南省区合办的报纸西南工商报、西南五市价格报;省有关部门在重庆办的报纸少年先锋报、环境保护导报;重庆市各部委局办的报纸现代工人报、重庆卫生报、重庆法制报、企业报等。在热闹的报坛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报人,他们多是半路出家创办报纸,是新闻园地中勇敢的拓荒者。中国医药报创办者张道康,今年刚刚40岁出头,在学生年代对新闻事业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虽然命运好象故意同他作  相似文献   

16.
聚焦"瘦报"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何谓“瘦报”所谓“瘦报” ,又称瘦型报、瘦身报纸 ,即在传统的对开或四开报纸的基础上加长、缩窄 ,使报纸在外形上显得更加苗条。其实 ,“瘦报”并不是新鲜事物。按照报刊史学家丁淦林先生的说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 ,邹韬奋创办的被称为“中型报”的《生活日报》 ,其实就是一种瘦报。“瘦报”起源于美国。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仁风教授介绍 ,近些年来 ,美国报纸版面变化较大 ,除了“图片增多变大”以外 ,“报纸变窄”是另一显著变化。不少美国著名报纸的版面由8栏改为6栏。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 ,自1976年9月7…  相似文献   

17.
《扬子报》是扬子石化公司所办的企业报.周三刊,期发13000份。该报社曾先后被评为南京市新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企业报先进集体和全国“百优”企业报,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他们将自己的办报之道总结概括为“一、二、三、四”。“一”即“一个中心”,就是办好报纸,提高报纸质量。“二”即“两个基本点”,就是一方面增强报纸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另一方面增强报纸的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三”即“三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企业的稳定,二要有利于增强报社人员的政治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出精品。“四”即处理好“四个关…  相似文献   

18.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开”,这是报业新闻生产流程管理中的一个老问题。《中国水运报》实行“编采分开”机制后的实践证明,采编分开是符合现代报业发展方向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编质量和新闻生产水平,也促进了中国水运报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和经营创收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行业报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县报动态     
盐城报和常熟县报合编报纸自江苏盐城县委提出“学常熟、赶常熟、超常熟”的口号以后,盐城报和常熟县报紧密合作,经常交换稿件,相互促进。为了推动两县人民更大的跃进。五月中旬,两报共同合作编了一期报纸。在这期报纸上,发表了题为“友谊花开千里香”的通讯,“盐常人民是一家”、“感谢常熟老大哥”等文章,反映两县人民在高歌猛进中的手足之情。  相似文献   

20.
报坛一枝秀─—记中国花卉报力之中国花卉报是花木行业的一张专业报纸,自1985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目前全国数千种报刊之中,中国花卉报已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赞其是“万紫千红独一秀”。人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