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UTAUT和TAM3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模型提出的工作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各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局限,后续的扩展模型尽管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但仍然存在着测量方法问题、忽视动态过程变化、研究对象单一等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以经典TAM模型架构为模型基础,研究信息道德因素三个组成部分--隐私权保护、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产权保护对企业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引入了信任感知变量、信息道德变量通过有用感知、信任感知影响用户的使用意图.最终提出一个有关信息道德因素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接受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特点,高校教师的信息行为也在变化。本文依据TAM与TTF模型的理论内涵,提出构建高校教师信息使用行为影响模型的思路。文章阐述了TAM与TTF模型适用于高校教师信息使用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多方面论证高校教师信息使用行为影响模型整合TAM与TTF模型的必要性、可行性,最终提出高校教师信息使用行为影响模型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对模型框架的主要构成因素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美  赵英  谢彩云 《软科学》2012,26(10):140-144
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研究影响用户接受并使用就业信息系统的原因,结合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和用户满意理论,建立用于描述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行为的因素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了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为以后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分析文献和研究调研并提出扩展,以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为自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LBS服务接受意向的影响,并对最终模型的假设条件用统计软件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LBS服务的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6.
王秀峰  柯青 《现代情报》2011,31(4):159-164
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来讲,获得更多用户的接受是一个成功因素。本文将电子商务活动视作一个由多方因素驱动用户采纳的过程,应用两个典型的模型研究电子商务使用情况:用户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首先,给出两个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状,接着探讨两个模型整合的优点及进展,最后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招投标阶段BIM技术应用现状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组织、环境4个方面探索影响BIM采纳应用的因素,并结合TOE框架和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定性分析,构建招投标阶段BIM技术接受模型。最后针对目前招投标阶段BIM应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和电子政务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影响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的外部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有:基本信息服务、用户细分服务、在线服务水平、与公众的互动性、与民生的相关性和服务获取的便捷性等.以此构建了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公众接受模型,并对湖州门户网站公众接受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修正的技术接受模型TAM2、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TAUT、创新扩散理论IDT和信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政务的特性,提出移动政务服务的用户接受模型,并通过具体分析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的各影响因素,对我国移动政务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本文对国内外电子支付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基于TAM和IDT模型提出了电子支付用户采纳行为模型。选取以中国网民以及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样本,使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支持了模型大多数假设,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企业创新、社会影响等对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