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旅游思想是随着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应运而生的。我国旅游思想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分别开创了注重道德价值的“比德观”和注重个性情感价值的“比情观”。作者对这两种不同的旅游思想进行了论述和比较,试图探寻两者对后世旅游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傅生生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4):48-51,73
指出"旅游"一词在中国古代就有超功利的适意而行的特点,具有典型的道家思想的意味。论述道家"逍遥游"的自我超越思想,性命兼修的旅游追求等揭示了旅游的本质;道家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道家思想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推动旅游文化的建设以及现代旅游观的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层次,必须对景区旅游项目进行深度开发,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产生深度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重在搞好景区旅游项目的深度设计。旅游深度的设计要在文化的"形神兼备"上下功夫,注重文化思想渗透;要有"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让游客在旅游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要有"随行就市"的经营方法,根据旅游主题和旅游项目设计旅游商品,以放大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儒学的"理欲"观和"义利"观,魏源突出人性,提出了关于人的主体地位思想,强调个性自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对儒学性情论提出了批评,彰显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对人个性发展的宣扬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他对传统儒家人文价值观深刻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曾经多次强调学以致用和崇尚实践的"知行合一",注重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思想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实践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王守仁以其心学思想为基础,倡揭"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观,注重学校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科举考试的流弊进行了深刻批判,阐明了自己的考试观及考试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基本观点研究、比较研究、新视角研究以及延续性研究四大领域。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开展内在于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乃至杜威整体思想研究之中,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批判性思考意识较强,相关研究既注重"还原"又注重"延伸"。展望未来,理应深化对杜威职业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和课程论等基本理论观点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资料的扩充;继续深入挖掘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工具理性强调手段,价值理性看重行为本身的价值,二者作为人类理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实践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互整合的视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实践的整体发展观、创新实践观和利益均衡的分配观。  相似文献   

9.
范式规定着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范围。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经历了"社会哲学范式"到"人学范式"再到"科学实践观范式"的转变。科学实践观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现实性与超越性、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旅游本质一直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既有的本质观研究多蕴含着某种功利成分,尽管有些论述是以精神的名义,但其中明显体现了自我高尚的成分。关于旅游本质的认知,作者认为旅游应有其本质,但可认为对旅游本质的论证或并不重要,认识是否能够统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本质研究能够成为一种动力,对旅游研究与旅游实践产生推动作用。不同于既有认识,提出以自然科学的物理学思想与自然地理学的空间理论相结合以研究旅游本质的观点,以消除研究中学者个人的功利性立场色彩。即认为旅游本质是一种对地理能量的感受与感悟过程,并基于此诠释旅游者的前往与返回,讨论出行距离与目的地对旅游者的"施力"特征。进而,在地理的能量格局语境下,讨论现代社会的"骨肉分离"与亲情移动社会现象,揭示旅游本质的地理能量观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是快乐和友爱,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可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建构现代人正确的幸福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达到这种幸福观的改变,需要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思考的重视程度,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董泽芳 《教育科学》2007,23(5):75-78
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反映大学校园里个个都是充满爱心之人,处处都显示着教育爱的力量。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既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还是促进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成功的力量源泉。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应该弘扬"仁爱"的思想、实施爱心教育、营造爱的氛围与提倡爱抚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以儒家为主干之传统教育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德性”和“道问学”,前者主要是指“发乎本心”、对性善的发挥与坚守,具体表现便是孝悌之道,由此推广开来便是仁民爱物的实现;后者虽然与向内反省之“尊德性”不同而表现为“格物穷理”,但这只是对本心的穷理、对性善的探究、对诚敬的融会,可谓修养学问的他种途径。对于师德楷模的种种说法只是传统“圣人理想”的现代演化。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之重创与反省,其具体出路在于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德性要体现于德行中,公私德分明并尊重私德,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之根本宗旨,探究学理并引导学生生发对学问之兴趣进而培养学问人格,为首要之师德。  相似文献   

14.
“亲亲相隐”与当代刑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基于长期历史形成的人类自然亲情关系,其次也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且为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所承认。从根本上说,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弱怜悯、关切的人道精神,并且也符合刑罚思想的谦抑原则,应当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范畴的性道德观念,受社会、法律和文化环境等的制约和影响,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当代中国性道德主流认同是以性和情相统一的婚内性为新准则,区别于传统礼教背景下的旧性道德标准及其认同,其变化受社会客观发展的制约和决定,也是文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当今物理教学改革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爱因斯坦宝贵思想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树立科学道德等方面对我们的启迪,并对物理教育教学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旅游与旅游管理人员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旅游业已进入了追求个性化的新时期旅游时代,旅游需求出现了需求理念趋于成熟、个性化突出、对产品需求的系统化和需求的持续性等新特征。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全面的人素质、一定的信息素质、熟练的人际交往素质和深厚的旅游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8.
提及"道德论",人们常常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看上去似乎道德与伦理异名同谓,可是提起伦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人类脑中浮现。从词源上看伦理英文单词为"Ethics",而道德一词的单词则为"Morals",单单从词面上看,两者不难看出一定有着差异,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一是取向不同,伦理是中性词,道德是正面取向;二是大小不同,伦理不仅包括道德,也包括权利(权利是道德的前提),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伦理学大家休谟、亚当.斯密、卢梭的有关"道德论"的思想,从而更好的为大家阐释当今社会下的"道德论"含义。  相似文献   

19.
论自省     
自省具有双重源头:道德感情——或道德志向——和道德智慧。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经常且深刻的自省,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树立诸如"美德乃是每个人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必须扩充和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道德感情和道德志向,立志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